|
本帖最后由 桂芷鸾丹 于 2013-1-2 16:56 编辑
刚才看新买的《中国经营报》,有潜江的一个报道,又上网搜了下。大意是:
张军(化名)盼改制,盼了十五年。作为潜江市长存科技冶金材料厂最早的一批职工,当1997年厂子全面停工时,他和600多名工友都认为政府会很快主导企业进行破产或者改制,但消息不断传来,却全无动静。众所周知的改制障碍是,该厂停产后,欠着银行贷款1000多万元,还有几百万元的集资未获处理,另外欠缴养老保险金680万元,改制费用4200万元左右。
2012年出现了变化:园林办将北边的生产区拆平,驻厂的职工也陆续接到通知,称已经确定通过招商让华山公司(以小龙虾深加工为主要产业,其甲壳素等产品远销海外)介入,进行改制。
但很快,冶材厂的职工们发现,这场改制牵涉了很大的潜在利益,华山公司主导改制并非只是为了解决600多名冶材厂职工的生活和社会保障问题,而是觊觎该厂所占的70亩土地。而在房地产开发热情高涨的潜江市区,这些土地价值不菲,2011年周边土地出让价格已经达到150万元/亩左右,该块土地的价值超出改制总资金近一倍。。
“光是卖地,冶材厂的土地就能卖出1亿多元,完全够改制的费用,600多名职工也能得到更多的实际利益。”张军表示,本来是优质资源,经过招商改制后,就只能勉强维持生活保障。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