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3月的一天上午,山东解放区乳山县委组织干事郑三娃刚到办公室上班,就被县委书记刘科喊去。刘书记神色严峻地对郑三娃说,“根据中共山东省委的指示,我县要组织三千名地方干部随军南征开辟新区,你要回去做好准备南下。” 郑三娃时年22岁,在家是独苗。接到命令后,他步行三个多小时,赶到西道口村的父母家。郑三娃的父亲因常年劳作,患了风湿寒病,因没钱及时医治,落下了病根。老两口听说家里唯一的儿子要南下,偷偷在屋里一角沫起了眼泪。老父悄悄拉着家里唯一的毛驴到了村里经纪人刘二家,卖得了十块银元。拿钱后递给郑三娃说,“孩儿,家里就这点钱了,你带上在路上用。记住要听组织上的话,打垮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后再回来。”郑三娃知道,父亲得病后就没舍得卖掉毛驴,自己怎么好带走全部的银元,就坚决只拿走了三块。 3月底,队伍出发了。郑三娃随军从这天开始,一直步行七个月到达襄阳,行程2400余公里。途中遭遇国民党军、地方民团、土匪围追堵截、侵扰作战十多次。郑三娃在抗日时当过民兵,有作战经验,部队上就发了他一只汉阳造。郑三娃在谷城石花镇的时候,队伍遇到当地悍匪纪老五的狙击。郑三娃和南下支队在一起,打垮了匪帮多次的进攻。战斗中,他冲锋在前,一枪打来,命中了自己上衣口袋里的一块银元,这块银元救了他一条性命。 当年十月,郑三娃留在了襄阳工作。1952年,郑三娃与专署医院漂亮的女护士肖敏恋爱。这年金秋,郑三娃用其中两块银元娶了肖敏,婚礼办得简朴而热闹。郑三娃用毕生的精力和热情,为第二故乡襄阳做了许多工作。中年的时候,担任了襄阳专署的领导。 郑三娃到襄阳后,因工作繁忙、路途遥远,一直未再回到山东老家,更没有为老父母尽孝送终。每次都是委托老家的表弟帮助办理,寄回去的钱也少得可怜。郑三娃是群众公认的廉洁为民的好干部。 前年,我们亲爱的郑副书记辞世了。他在交代家人后世的时候,颤颤巍巍地拿出那枚救过自己性命的银元,对女儿说,这块银元一定要埋在自己坟里。 在襄阳市郊花梨木的那个公墓里,埋葬着我们的郑三娃书记。每年清明的时候,除了他的家人、老同事外,许多的群众自发来到郑书记的坟前祭奠他。那枚带着枪眼的银元被镶嵌在墓碑上,人们却坚信这块银元早已飞回了郑副书记的山东老家,飞回到了他的父母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