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的习家池座落在襄阳凤凰山下,山青水澄,花香鸟鸣,层林叠翠,小路通幽,风景质朴中见秀丽,环境秀丽中显幽静。
据老一辈人讲,习家祠堂建于东汉建武年间。襄阳人习郁因辅助汉光武帝刘秀恢复汉家天下有功,被光武帝赐封为襄阳侯。深谋远算的习郁光复汉室后,急流勇退,请假告退回封地襄阳养病。习郁特看中襄阳凤凰山麓难得的风水宝地,建习家祠堂于此,并在祠堂旁仿范蠡养鱼之法,引山中白马泉水筑水池养鱼,后又在水池中建亭观鱼,沿池堤种花植树,专植松、柏、竹、楸、芙蓉等伟岸树种,池中荷、菱、芡覆于水面,绿枝佛岸,粉荷映水,真乃天然佳境。经习家屡年营造、修缮、绿化,逐步建成了声名显赫的习家私家园林。查看历史的沿革,习郁后裔襄阳人习珍,三国极有名气的蜀国将领,以忠义闻名,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绝境中,大义凛然,为蜀汉慷慨就义。东晋时,习郁后裔、东晋著名史学家习凿齿曾隐居于此,临池读书,登亭著史,留下《汉晋春秋》千古名作,而使习家池更负盛名。山清水秀的习家祠堂真不愧为是块风水宝地,后历经各朝各代襄阳的藩镇节度、官员们的营建维修,规模逐渐形成。青黛的凤凰山山麓,满山翠绿的松柏;潺潺的白马泉水,一水娟娟;山中那点缀的楼台亭榭,参差栉比;习家山馆鸟语声声,习家池畔山花绽放。美丽的习家池,风景幽雅的习家池,是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向往和游览的地方。
历史的扉页翻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九四九年七月中国共产党襄阳专署在襄阳成立,襄阳专署有力的领导了襄阳地区的剿匪和恢复生产建设工作,为襄阳的稳定和发展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不少在襄阳工作的老同志,特别是一批南下老干部,因常年征战旧伤未愈,又加之超负荷工作,还有不少老同志身患各种疾病得不到有效地治疗,襄阳专署领导考虑到这个问题。为照顾一批对革命有贡献的干部休养治病,专署看中了习家池那幽静独特的环境,因此,在习家池设立襄阳地区干部疗养院,让那些曾经为中国革命拼过命,受过伤的老革命老干部,从各县区分批邀请到这里疗养治病。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