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390|回复: 16

【2012年新散文年展】高山松:神农架寻根之旅(散文五章)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46

174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9644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3-1-4 11: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神农架寻根之旅(散文五章)

文/高山松

1、《神农架寻根之旅》之一:香溪寻源

  2012年9月24日至28日,我非常荣幸地随着“神清气爽神农架采风团”的行列来到神农架,参加了神农架采风活动。采风归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这段看似平常的行程却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神农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透着灵性,神农架的雨雾、神农架的云彩都赋有诗意,神农架的父老乡亲和兄弟姐妹都显得异常的纯朴和亲切,让我的心灵瞬间找到了皈依的感觉。我之所以把这段行程看成是寻根之旅,因为我们都是炎黄的子孙,而神农架便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此搭架采药、疗民疾矢的地方,在这个日益浮躁的尘世,我就如一片落叶,一直在云雾里飘着,始终没有找到归根的方向,来到神农架之后我才明白,神农架才是我苦苦追寻的可以稳妥安放心灵的地方。
  准确地说,我的寻根之旅是从荆州火车站开始的。当我搭上动车,跟上采风团前行的步伐时,才发现我所乘坐的动车是由两乘动车对接起来的,一乘是过往的历史,一乘是当下的现实,他们对接得是那么严实,那么和谐。采风团的负责人是湖北日报旗下的荆楚网管理员,她们都是清一色的80后和90后,当我电话与她们联系后,才得知她们坐在我前面的那乘动车上,而我们这些60后,与她们仅仅只是隔了两三节车厢,但在意识形态上却隔了两个对接的车头。这两个车头便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这时我才感觉到,我们的确已经老了,马上就要成为历史的过往。动车以每小时200公里的时速平稳地前进着,半个小时便到了宜昌东站,在宜昌市团员兰水仙的周密安排下,我们在宜昌东站留了几张影便继续踏上了寻根的旅程。
  16座的快巴上坐的全是采风团的成员,我们是以寻根的名义聚在一起的,所谓同船过渡五百年修,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或许是神农氏让我们在这五天的行程里,来延续一段未了的网络情缘。当然还有前世的约定,当每一位采风团的成员都作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车上的气氛一下子便活跃了起来,大家都显得格外亲切,好像便是前世的知己,都说相逢是一首歌,那就让我们用自己不同的声部把这首不变的旋律唱得更加动听吧。我们是沿着香溪河溯流而上的,向西,一路向西,就可以抵达传说中的木鱼小镇,就可以找到香溪的源头,据说香溪的源头就在木鱼小镇旁边的那座山上,因此我把9月24日的这段行程命名为香溪寻源,应该还算比较贴切吧。
  香溪又名昭君溪,顾名思义,这条河流与汉代远嫁匈奴的一代美女王昭君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我们中途路过的宝坪村便是昭君的故里,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在车上虔诚地祈愿这位和平的使者能够在西天的极乐世界里,享受更多的宁静与安详。据说宁静是可以致远的,那就让昭君美女一颗受伤的心灵向西走得更远,远到动车无法企及的地方,远到红尘以外的彩霞之上,那里有一圈圣洁的光环笼罩在昭君的头上,于是我们便分不清哪位是昭君,哪位是观音了,我们所能做的,也唯有顶礼膜拜了。我相信,当我们与昭君故里擦肩而过时,一定会擦出几点圣洁的光芒,我把它小心翼翼地收入萤火虫的尾部,或许能够照亮我所剩无己的余生。
  在人生的路上,我们这些行者,一直都在文字的道路上艰难地跋涉,选择逆水而上并不是我们的初衷,却是我们的宿命,因为在我们心里始终都坚守着这么一个信念,当我们在现实的重重迷雾中陷入迷惘的时候,木鱼镇上的木鱼总会把我们适时敲醒。为此,神农架的木鱼小镇便不仅仅只是一个地名那么简单了,一段传说折射出的佛性的光芒,时刻都在牵引着我们的思绪,特别是当我们离木鱼镇越来越近的时候,这种感觉便更为真切,更加清晰。路边的小摊上经过油煎火烤的一个个土豆,不正是我们这些土根一族一颗颗赤裸裸的灵魂吗,还闪着阳光的色彩,金黄的玉米饼,透着浓郁的清香,经过水煮拌上辣汁的豆皮,不正是木鱼至宝坪这片开阔地域柔软的皮肤吗,就像一页页无字的书,记载着巴人的彪悍和汉人的沧桑,一口咬下去,其酸甜苦辣的滋味只有心里明白。
  记得快巴在路上是走过一段弯路的,本想抄近路快一点抵达,没想到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有人说这叫欲速则不达,看来世上的捷径并不是太多,要想接近木鱼的传说,要想抵达香溪的源头,要想让心灵得到稳妥安放,唯有一步一步跟着历史的车轮亦步亦趋。走过一段弯路之后,我们的心里都有些郁闷,但能够回过头来细细观赏一下沿途的风景,用心体验一下山路的崎岖和旅途的坎坷,对比一下昭君出塞的历程,我们多走一点弯路又算得了什么呢。这么一想心里便释然了许多,或许你会认为这是典型的阿Q精神,阿Q同志虽已作古,但他的精神却也可以永垂不朽吧,表面看起来,我们一直都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但终其一生,我们都只在路上,沿途的风光才是我们不弃不离的忠实伴侣。那就让我们把心沉下来吧,沉到一粒尘埃里,才能更加真切地感触到当下脉搏跳动的频率。
  快巴还没停稳,神农架林区宣传部的罗主任便带人迎了上来,这让我们多多少少有些受宠若惊和宾至如归的感觉,再加上醒目的横幅和喜庆的标牌,让我们真真切切地享受了一次贵宾的礼遇,心里不免有些惴惴不安。我们这一行采风团的成员,并不是什么名家,也不是体制内的专家学者,充其量只能算一些诗歌爱好者,文学爱好者或者摄影爱好者,我想林区管理人员对我们的礼遇便是对文字的敬畏,对诗歌的敬畏以及对我们心中那些赋有传奇色彩的影像的敬畏。报到时我们在接到嘉宾证的时候,还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那是进入林区的一本护照,在我们的印象中,护照是出国才会用上的特殊通行证,难道神农架林区便是我们心里的一个自由的王国,不是桃源却胜似桃源。
  简短的欢迎仪式刚一结束,我们便迫不及待地相约到香溪寻源。拐过两条街道,沿山路拾级而上,路旁的一块大石便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上书“养生佳苑”四个大字,我不知道这里所指的养生佳苑是指的木鱼镇还是香溪源,我也不知道这块石头上的“源于自然”后,又是怎样“高于自然”的,我们是来香溪寻源的,我们的目标是要让心灵回归自然。自然是神奇的,高于自然的香溪源便油然在我们心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走在路上,我们并不知道香溪的源头在哪,但我们都相信有源头的地方水声也应该特别大,于是我们便循着流水的声音找到了香溪的源头。
  刚到香溪源的门口,一架水车便把我们的思绪带上了轮回的转盘。转盘不是很大,由香溪源的水流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让我们不由想到了水源的神奇,无论是汉江,无论是长江还是大海,不都是由这些源头的水一滴一滴汇聚起来的吗,汇聚成一条历史的长河,滚滚东流。站在这个源头上我们才能看到,无论是木鱼镇的传奇,还是神农架的传说以及有关野人的秘密,都只是香溪源头上泉水涌出的点滴浪花。这些浪花是我们的古人用智慧推动水车时摩擦出来的思想的火花,是炎帝神农氏“架木为坛,跨鹤升天”后留下的点点繁星,是昭君出塞后遗失在香溪河里的那串珍珠闪烁出来的圣洁光芒,透过这些浪花,我们仿佛看到了凤凰涅槃后浴火重生的模糊影像。
  站在香溪河的源头,我不敢学圣人那样感叹逝者如斯,害怕东施效颦带来的一点俗念会玷污香溪源的圣洁,只好任由轮回的水车,把神农架野人的一点秘密带到历史的长河,看能不能在游人心里,激发出一圈不大不小的涟漪。我不敢靠近源头的湖泊,更不敢走进源头的泉眼,深秋了,心事如树叶一样飘零,飘进源头污染了源泉之水可怎么得了,源泉之于心灵,只可过滤,不能荡涤,荡涤出的尘沙,一定会把泉眼堵住,再也难以看清历史的真相。不知是哪位圣贤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么我现在以香溪河的源头为镜,不知能否让我那颗卑微的灵魂,暴晒于仲秋的艳阳之下,让一颗潮湿浮躁的心灵,在蒸腾中得到升华,既然枯萎是不可避免的,那就让我以枯萎的姿势重新绽放一次吧。
从香溪源返回的路上,大江东去老师为我们找到了一条能够快捷下沉的路径,让一片落叶快速飘落到木鱼的根部。傍晚,林区设置的欢迎晚宴热烈而浓情,让在场的近30位采风团的团员大都有了微熏的感觉,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是醉在林区主人的盛情里,是醉在神农架迷人的传说里,那就不得而知了。我想大家能够带着这种微熏的感觉入睡,一定能够听到木鱼镇的木鱼在内心深处敲响。

2012.10.9

简介:高山松,本名黄友松,中国诗歌学会,湖北省作协会员,大别山诗刊副主编。TEL:13554550554,Q:153755413,通联: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嘉怡华庭9幢2梯703房黄友松收,邮编:5284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46

174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9644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3-1-4 11: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2、《神农架寻根之旅》之二:穿越天生桥

  顾名思义,天生桥是天生的,至少,不是人工搭建的。天生桥位于老君山下,我们姑且把它当作是太上老君的杰作吧。或许太上老君只是这座桥梁的总设计师,炎帝神农氏才是桥梁的建设者也未可知哦。一块貌似龙头的大石架立在黄岩河上,石头下有一天生穿洞,呈葫芦状,让湖水穿洞下泻,形成壮观的飞瀑,不绝于耳的轰鸣声时刻都在提醒着游人,天生桥到了。其实一座桥因一个洞而得名,只能算是机缘巧合,并非造物主的本意。炎帝神农氏在这里为我们开凿一个洞穴,只是想让我们从中偶尔能够偷窥一下神农架的秘密,没想到我们会参不透其中的玄机,舍本求末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那座外形似桥的山梁上,还美其名曰“天桥飞渡”,其实这座天桥,又有几人能够渡得过去呢?
  9月25日,当我们乘车来到天生桥景区的时候,天马上就阴沉了下来,还飘起了零星小雨,让我们的思绪一下就陷入了景区门前的八卦阵中。八卦阵由几根光秃秃的树桩组成,没有一根枝条,也没有一点蓓蕾,让我们很难从中找到有关天生桥的蛛丝马迹,更不用说巴人部落的传奇和巴文化的底蕴了。蒙蒙细雨中的巴人茅屋显得更加扑朔迷离,走进茅屋,还要穿过一座吊桥,才能到达巴国的领地。神农架的巴国还是原生态的部落,仿佛世外核桃那样纯净,所有的游人走进去,都必须在这座吊桥上晃荡一下,把身上的一些尘土,把心里的一些俗念全都晃出来,让其自然由溪水带走。或许是我们这些人的尘缘太重,老天爷害怕晃晃桥晃不干净,所以还要用雨水帮我们冲刷一下,如此一来,我们的心灵就变得更加宁静,更加虔诚。
  在林区党委宣传部罗主任的精心安排下,我们的早餐设在巴人部落。无论是香喷喷的玉米饼,还是白嫩水滑的豆腐脑,以及韧性十足的豆皮,都是部落作坊里的杰作,是纯天然的,没有一点污染,吃在嘴里,仿佛品尝巴人纯朴的民风那样自在。而席间巴人的原生态歌舞,又让我们尽情地品尝了一顿巴国文化的大餐。尽管这里没有“枯藤老树喜鹊窝”的幽静,也没有“青山绿水吊脚楼”的典雅,但我们能够在茅屋环绕的巴人部落天井里,享受巴人农耕文化结出的硕果,领略古代巴人浓郁的生活气息,体验巴人部落和谐温馨的氛围,我们就仿佛经历了一次烟雨迷蒙的文化梦幻洗礼。这是一次心灵的穿越,也是一次文化的穿越,巴人的传奇虽说不如野人那么神秘,但在这些茅屋的掩盖之下,我们也只能管窥一豹,浅尝辄止。
  如果说简安然和秋月女士上台献歌是早晨迟到受罚的话,那么采风团“四大美女”主动登上巴人舞台,完全是受到巴国文化浓郁氛围所感染,这些80年和90后的组合,在巴人舞台上又为我们演绎了一场现代与古典完美结合的精彩片断。早餐并没有喝酒,但所有采风团的成员都为之陶醉了,我想这“四大美女”的前世,一定都与巴人部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许她们便是巴国的公主转世也未可知。不然她们怎么会与巴国的文化有如此深的渊源,她们怎么会用现代的元素把一种古典的质朴诠释得如此透彻,看来时空的对接,不一定要通过穿越的形式才能实现,只要心有灵犀,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在部落深处,一架水车推动着一副磨盘,磨盘里碾轧着菜籽,传来袅袅的清香,这便是巴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最好见证。古老的巴人心里都清楚地知道,大自然是神奇的,大自然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不知道这架水车在这里转了几个世纪了,我也不知道勤劳的巴人是怎样变压力为动力的,我只能从这架磨盘上,看到巴国的土司楼就如这块磨盘一样,压在巴人的心上,而巴人却能在重压之下找到生存的空间,并且生活得有滋有味。我是带着这些解不开的谜团来走过榨坊,走过糖坊,走过酒坊的,这一路走来,谜团在心中发酵,眼看就要堵到嗓子眼了,最后来到豆腐坊,巴人用一杯卤水就把我心里的谜团点化了。这时我看到采风团里所有的女士都在一条渡槽旁嬉水,你看她们兴高采烈的样子,跟水里清澈的浪花又有什么分别,都说女人是水做的,那么古老的巴国文化不正是由这些溪流点滴汇聚而成吗。
  我们是从后门走出巴人部落的,走出巴人部落就下到了一条峡谷的谷底,然后拾级而上才能够到达天生桥的桥洞。站在谷底仰望桥洞里流出的那道飞瀑,是多么壮观,而当我们登上桥洞,站在飞瀑的旁边再看飞瀑时,就只能用俯视的姿势,感觉这时的飞瀑就显得稀松平常了。由此可见,所处的视角不同,观察事物的心态也会有很大的区别。或许这也是巴人部落总是坐落于山谷的原因吧,古老的巴人只有把自己根植于谷底,才能经受住岁月的风吹雨打,才能对炎帝神农氏保持仰望的姿态,对大自然的恩赐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穿过天生桥的桥洞,路过土司草庐,一路之上不仅有枯藤老树的雅致,也有小桥流水的古韵,让我们流动的情思在一座座小桥下穿梭,在巴国文化的古典气息中游离,禁不住发出人间仙境的感叹。而一座七夕桥又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老天的无情和现实的残酷,走过七夕桥,我们就走出了古老的巴人部落,就远离了心中的那座桃源。不知来年的今日,会不会有喜鹊飞到我们的心里,来为我们搭建一座心灵的鹊桥。
  走出天生桥景区的大门,坐上大巴,我的思绪仍在八卦阵中困着,我的一颗诗心仍在天生桥上悬着。当汽车的喇叭把我从梦幻中惊醒的时候,我才猛然醒悟,原来天生桥不仅仅是炎帝神农氏为我们搭建的一座连接巴楚文化的桥梁,同时也是一座让我们从现实穿越到心灵桃源的窗口。

  201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46

174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9644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3-1-4 11: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3、《神农架寻根之旅》之三:拜谒神农坛

  9月25日,当我们从天生桥度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上午9点半了,我想,只要我们走过了那座桥梁,我们的心灵离炎帝神农氏应该是越来越近了吧。果不其然,当神旅集团的旅游大巴把我们载入到神农坛景区的时候,我们却很少有人缓过神来,神农的祭坛就在上面,炎帝神农氏就在这座山上,我们将心什么样的方式接近,又以什么样的心情来抵达呢。其实,面对一段神话和传说,面对我们心中的根,是不需要有任何心理准备的,当我从旅游大巴上走下来的时候,我便有一回家的感觉。当然你也可以说这种感觉便是归根的感觉,只是我这片树叶虽说一直在外面飘着,却从未找到过根在何方,因此在我的心里还没有归根的概念,所以只好用回家来冒名顶替了。当这种感觉一旦产生,心里便觉得异常的亲切和温馨,再说了,炎帝神农氏既然是我们共同的始祖,那么我们到他家里来,难道不是回家吗。
  山路上有很多树,也有很多珍贵的药材,据说都是从神农架的传说里迷路走失的孩子,有些已经被人领养了,有些却仍在游离。这些神农架的野孩子,他们的名字都是由父亲神农氏亲自起的,当然炎帝神农氏也只是他们的养父,他们的父母,或许已经上了天堂,或许已经下了地狱,或许成了神农架的野人,或许就是这座大山。这么乖巧灵动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怎么忍心丢下不管呢,这又成为了我们心中的一个谜团。都说神农架是一个迷人的世界,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只是我见识到的这个谜字,却是谜团的谜,还没有来到神农坛,我已经是满头雾水了,还到哪里去找北的方向,或许上了神农坛,炎帝神农氏会为我们指点迷津也未可知吧。
  当导游小姐在一棵千年古树前停下脚步的时候,我才把思绪从那些谜团中慢慢收了回来,难道这便是传说中的神农架千年杉王。千年杉王是炎帝神农氏的邻居,或许他就是神农氏新手栽下的,得道后便成了神农氏的仙童,但在我的心里,我更愿意把他看成是神农氏的门卫,而这里的乡亲们却把他当成了这座大山的守护神。你看直径达2.8米的树身上,系满了红绸,能够够得着的树枝上也挂满了红丝带,与其说这是当地老百姓对千年杉王的敬仰与祈福,还不如说这是山民感恩情怀的自然流露。千年的时光,千年的岁月,无论雨打风吹,无论雪覆霜冻,他都义无反顾地守望着这座大山,守望着大山里的百姓,他都不离不弃地守护着这座心灵的家园,守护着神农氏的平安。
  据说最近杉王病了,那应该是积劳成疾,神农架林区正在倾全力为其治病。其实在很早以前,应该正值杉王年轻的时候吧,或许是一时冲动,或许是鬼使神差,杉王与电母来了一次惊天地泣鬼神的拥抱,结果弄得杉王伤痕累累,就连炎帝神农氏也束手无策了,唯有用自己的肉身作为药引才让杉王得以复原。事后炎帝说这是同民的一场劫数,多亏杉王挺身而出才为当地老百姓挡住了这场灾难,看来我们都误解杉王了,那么杉王的这场冤曲又到哪里去申诉呢,他最终选择了独自默默承受。至今在杉王的腰间还有一道没有完全复原的伤口,有人说那是杉王的肚脐眼,是与这座大山里的同民连接在一起的,用来感知山民的疾苦,化解山民的危难。或许这也是杉王的第三只眼,是炎帝神农氏为其安上的,有了杉王的这只千里眼,炎帝神农氏才能更加清楚地看清事实真相,了解民间疾苦,然后对症下药,治疗一个时代的顽疾。
  一棵高48米的古树能够屹立在一座山坡的顶端,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能够与神农坛比肩,则更是让人不可思议,我想如果没有神农氏的宽容大度,没有神农氏的暗中相助,是怎么都不可能实现的。神农坛和千年杉王都在小当阳景区,从杉王的身边绕过来就到神农坛了。神农坛也叫神农祭坛,是专供炎黄子孙缅怀先祖、祭祀神农、祈求神灵赐福的地方。神农坛分为天坛和地坛,天坛是专供天子和达官贵人准备的,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就只能在地坛祭祀神农了。据讲解员介绍,地坛是按五行八卦布置的,外圆内方,祭坛中心的五色石,就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祭坛内的八幅壁画就标明了炎帝一生为后代留下的功绩与财富,走近来看一下,这些分别是降牛以耕、日中为市、积麻衣葛、焦尾五弦、陶石木具、原始农耕、穿井灌溉和原始医药。因为炎帝一生中对子孙后代最大的贡献是原始农耕,所以被人们称为炎帝神农,于是把炎帝的巨大塑像也雕刻成了牛首人身。在神农祭坛,天坛与地坛之间隔了243级台阶,据说这243级台阶就是一个平头百姓与天子之间的距离,而炎帝神农氏比天子还要高21米,由此可见炎帝神农在华夏儿女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尚的。其实在茫茫人世,无论天子,无论臣民,都只是一片飘零的落叶,都会有归根的渴望,如果把炎帝神农氏比作华夏民族之根的话,那么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一定会比天子归到更深的根部,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实在是普通平民之大幸了。
  天坛,我不敢上去,我怕我无福消受,更不敢用一颗卑微的凡心去胡乱揣度天子的孤独,都说高处不胜寒,其实高处更不胜的,却是孤独这条毒虫,它无时无刻不在吞噬站在高处之人的良知和纯真。再说站在地坛上面,所处仰望的角度便会更加虔诚,据说仰望也是一种境界,无论是仰望蓝天,仰望白云,还是仰望高高在上的炎帝神农,都会让我们在心底由衷地生发出一种感恩的情怀。感天地造物之恩,感父母养育之恩,感朋友扶持之恩,今天我还要感谢神农架林区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一个仰望的角度,让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炎帝神农氏救民于水火的再造之恩,同时也能够得以体验一下来自更高处的万年孤独。
  中午的午餐设在神农坛的下面,途中有梆鼓声声,似在为我们送行,但在我听来,却是一曲永恒的感恩旋律,陪伴着我们走下神农坛的最后几级台阶。餐厅门前有一座假山,山上由一些藤蔓植物自然形成一只青蛙的形状,目前正值仲秋,这只青蛙的颜色都变成了红色,如大火烧过一样,因此被好事者称为火烧青蛙。其实在我看来,这只青蛙更像是一只蟾蜍,就是一天到晚惦记着天鹅肉的那只,能够变成火红蟾,一定是从月宫里偷偷下凡的,潜伏在神农坛前,在神农和杉王的感化之下,一颗贪婪的心灵一定能够得到度化。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这只癞蛤蟆连天鹅肉都不想吃了,那他还有必要一直守望在这里吗。
  无论是在神农坛,还是在千年杉王面前,我们都会争相留影,除了体现到此一游的永恒主题外,还可以用我们卑微的灵魂来衬托出炎帝神农氏的伟岸,衬托出杉王的高大,让我们能够把敬仰和感恩的情怀珍藏到记忆深处,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

  2012.10.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46

174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9644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3-1-4 11: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4、《神农架寻根之旅》系列散文之四:感恩官门山

  9月25日中午,我们在神农坛用完中餐,就开始向官门山景区进发了。官门山离神农坛不是太远,坐在旅游大巴上,我刚刚闭上眼睛还没来得及打个盹,官门山就到了。当旅游大巴把我们吐在官门山景区大门口的时候,我一下子就从游离的梦境中惊醒了过来,让我震撼的,并不是官门山景区专门为我们采风团设置的欢迎标语,而是景区大门口用野人雕塑的母爱。说是野人,实际上是两只猴子,或者说是既像人又像猴的动物,因为野人谁也没有见过其本来面目,所以只能凭想象把他界定在人与猴之间。但无论是人还是猴,甚至是野人,母爱都是他们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是没有高级与低级之分的,也不会受到进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说母爱是最纯粹的,是最无私的,也是最伟大的。
  站在官门山景区的大门口,仿佛我就是那只小猴,神农架是我的母亲,我来到神农架就是为了投入到母亲的怀抱,因此我的神农架之旅既是寻根之旅,同时也是感恩之旅,把这两者融合起来,就是落叶归根的情结。但在现实生活中,我又像是站在官门山门口那排小猴中的一只,顺着固定的轨迹整天徘徊在历史与现实的边缘,不敢越雷池半步,也找不到皈依的桃源。那排小猴是一个电动门,遥控器掌握在管理员的手中,那些小猴的命运也就被管理员牢牢地控制着。
  不敢再往下想了,参观的人流就是一股潮流,与其说是我自己走进去的,还不如说是这股潮流把我涌进景区大门的,也是这股潮流把我涌进了官门山的4D影院,让我从立体的角度最为直观地感受到了神农架远古地理演进、海陆变迁、生物进化的过程。4D电影放映的是《神农架上》,以神农架珍稀的太阳鸟活动为主线,以唯美的自然景观展示神农架神奇、神秘的特点,带给我们的是惊、奇、险、美的视觉、听觉、触觉体验。那种令人震撼的效果仿佛身临其境。尽管影片只有12分钟,但我们好像经历一了次时空的穿越,那只太阳鸟又何尝不是我的前世,他飞行的轨迹就是一条时空的隧道。我是顺着这条隧道从远古的蛮荒穿越过来的,一路上所见所闻都是神农架景区特有的风光,有神农架红景天、有七叶一枝花、有金丝猴、大鲵、金钱豹等众多珍稀动植物,以及广为传说的“野人”“驴头狼”等奇异动物。当那只太阳鸟被凶恶的老鹰逼得几乎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就从时空的隧道里飞了出来,而那只邪恶的老鹰却被永远卡在了洞口,太阳鸟为我们带来的一点光明和一粒希望的种子,就长成了我们心目中的千年杉王,原来千年杉王是被那只老鹰啄伤的。
  走出4D影院,我们仍然惊魂未定,心里一阵阵发凉,仿佛刚刚走过了上下五千年坎坷与曲折的艰难历程,感觉身心俱疲。而当我们来到官门山蜂园,看到那些仍然在辛勤劳作的中华小蜜蜂的时候,我们的神情不禁为之一振。目前正值深秋,周围的大部分花儿都已经凋谢,但那些小蜜蜂却能不辞劳苦,用自己短暂的生命来酿造我们生活的甜蜜。蜂园的蜂箱整齐有序地排列在山壁上,密密麻麻,层层叠叠,是何其壮观,不时有小蜜蜂在采风团的美女周围绕来绕去,看来这些可爱的中华小蜜蜂是把这些美女当成鲜花了。这时,不知是谁唱起了《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的歌谣,是唱给采风团里的帅哥们听的,也是唱给这些蜜蜂听的,这些蜜蜂尽管在神农架呆了这么长时间,受到神农架天地灵气的熏陶,但终究不能脱俗,依然只能把美女比作鲜花。
  神农架官门山景区是以生态科普展示为主题的景区,因为是深秋,我们没有看到奔流不息的河水,纵横交错的暗河也只能听讲解员介绍,至于这里还集中分布了亚热带到寒温带的2500余种植物物种,我们也大部分都不认识。我们感兴趣的还是景区里的娃娃鱼和野人。“娃娃鱼”是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它的大名叫大鲵,是3亿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的活化石,因其叫声像幼儿的哭声,因此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娃娃鱼”。我们见到的几条娃娃鱼都不是很大,或许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我们在池边呆了很久也没有听到它们的叫声,只是看到养殖人员把一只受伤的手捂着,说是被娃娃鱼咬了一口,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你说这冤屈到哪里去诉。看来这娃娃鱼还是蛮有个性的,不仅会韬光养晦,用娃娃的哭声来博得人们的同情,在感觉到威胁来临时,也会奋起反抗。娃娃是天真的象征,也是纯洁的代名词,能够养殖娃娃鱼的山谷一定是一块圣洁之地,也只有这样一块圣洁之地,才能养育中华小蜜蜂这样神奇的精灵,才会有行踪诡异的野人在这里落脚,原来野人也是把官门山这块圣洁之地当成了他们心中的桃源。
  神农架的诱惑,最为神奇的莫过于野人了,野人不是神马,却比神马还要神秘。走进野人馆,到处都是黑灯瞎火的,蓦然回首间,就会有一个野人站在你的身后,所以随时都会听到女士发出的尖叫声,而女士的尖叫声又把这座山野人洞里的气氛衬托得更加阴森恐怖。这些野人全身都毛茸茸的,像猿、像猴、也像猩猩,还有点像人,更像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没有进化完全的产物,被无情的岁月抛弃在这个幽深的洞穴,让他们卡在时空的隧道里,出也出不来,进也进不去,其处境之尴尬是可想而知的。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里的野人都是官门山风景区的工作人员假扮的,当我们与之并排的时候,仍然会感觉到一丝惊恐,尽管我们会在心里时常告诫自己,不要以貌取人,但在实际生活之中,谁又能够真正做得到呢。

  2012.1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8

334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3442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3-1-4 16: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高山松兄的一组美文,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25

391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6848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3-1-5 15: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大手笔游记。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0

4

主题

407

帖子

63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39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3-1-9 00: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游记写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0

4

主题

407

帖子

63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39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3-1-9 00: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欣赏你的笑容,好开心,开怀大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46

174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9644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3-1-13 15: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才上岸者 发表于 2013-1-4 16:01
学习高山松兄的一组美文,并问好!

谢谢斑斑的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9

100

主题

5602

帖子

655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655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1-15 14: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组美文!
学习!
祝福新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