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47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
推磨磨,打转转,
舅舅来了吃啥饭?
烙油馍,打鸡蛋,
不吃不吃两大碗。
这首老儿歌,是我的祖辈传唱给子辈又传唱给我辈,又是我辈传唱给子辈当今又传给孙辈的老儿歌 ......... , 儿歌在老河口不知传了多少代。
想当初一定是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逗哄呀呀学语孩子时,蓦然想起了娘家亲人即孩子舅舅将到的情景。旧时,嫁出女如泼出的水,然而,亲情,万水千山也难隔断的情,怀念,是离开母爱的痛。于是,一首平淡无奇,朴实无华的儿歌,却朗朗上口一代一代地传下来。
儿歌提到的是舅舅而不是其他人,这反映了儿歌的伦理品位,旧时甚至当今,舅舅是一家族的客人中最尊贵的人。凡是有舅舅在的筵席,其必尊请上座。兄弟分家或家庭纠纷,必请舅舅来作公断,即使是本族长老也难当此重任。舅舅也许是这年轻母亲在婆家能撑起半边天的后盾。
烙油馍打鸡蛋招待最尊贵的客人,反映了老河口在旧时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三千年前老河口想来已在楚族王国的领地之下(卢苇先生《古地读啸》说)。按说应该与荆楚大地融为一体。可旧时老河口人与江汉平原湖北人群格格不入。据观察,以随州以北,西经宜城,南漳,保康,房县以西为一线,把荆楚湖北分为两种不同的生活族群。线北人淳朴直率以面食为主,与中原人生活相似。线南人聪明精细,以米饭为主,具有明显的荆楚风格。如果不是行政区域划分所定,老河口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融合成中原人,那是自然而然之事。可现在看来,交通发达,各类管理规定及文书南化,人员的交流,文化的传播均以荆楚风格为主导,老河口生活风俗与习惯向南融合,成为中原族的可能已经不会发生了。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已经是以早为热干面,中、晚为米饭为主了。生活水平的提高,舅舅来了吃的绝不是油馍、鸡蛋。应改为“红烧肉,炒鸡蛋,排骨藕汤大米饭,不吃不吃两大碗”了。不过,我们称南方湖北人为“蛮子”,他们称我们为“胯子”,将还会延续下去而不知还要多少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