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宜昌正处在跨越发展的黄金十年、关键五年。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三峡后续规划、武夷山区域发展规划和湖北全面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这些重大机遇正在宜昌产生叠加效应,也为宜昌加快发展、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提供了重要支撑。 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乐成在昨日的宜昌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宜昌迈向现代化特大城市的一系列步伐。
通过建设宜昌新区实现城市规模倍增 ●报告摘录:全力打造建设用地100平方公里的宜昌新区 ●解读人:市住建委主任 张立新 按照总体规划,“200平方公里”特大城市的基本建设范围是指从夷陵区的小溪塔经西陵区、伍家岗区到猇亭区、到白洋工业园区,再加上点军区。“宜昌新区”包含在“200平方公里”范围内,主要是指江北的东站片区及江南的点军片区。在江北,主要由火车东站向土门及柏临河方向发展,约有60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在江南,主要由点军的五龙向桥边、紫阳方向发展,约有40多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江南、江北由在用的夷陵长江大桥、在建的庙嘴长江大桥和规划中的伍家岗长江大桥进行有机连接。
●报告摘录:加快完善新型城镇体系 ●解读人:市住建委主任 张立新 当前,宜昌要实现中部崛起战略,建设世界水电名城、长江中上游区域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特大城市的目标,第一位的,就是加快完善城镇体系。 宜昌的城镇化体系,应该是一个统筹发展、共同发展的区域性综合发展战略。要通过以下两个联动来实现。一个是中心城区和宜都、当阳、枝江、秭归、长阳组成的“一主五副”间的联动,形成长江和香溪河、沮漳河、清江、渔洋河流域“一带四廊”的城镇发展空间格局;一个是实现城乡联动,在大力拓展中心城区城市骨架时,继续推动宜居村庄、农村社区等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报告摘录:以道路建设引导城市开发,重点建设跨区、跨组团、内外通联的城市快速路 ●解读人:市住建委主任 张立新 中心城区要迅速拓展,实现省委、市委提出的200平方公里特大城市框架目标。这个目标中,最主要的是拓展“大骨架”。根本措施,就是通过建设快速路迅速构建城市骨架,明确城市发展边界。 今年,市住建委正抓紧准备,计划年内开工建设东岳二路(庙嘴长江大桥-翻坝高速)、东山四路(发展大道-三峡机场)、花溪路(宜古路-东山四路)三条骨干快速路;抓紧研究江南一路(东岳二路-宜昌长江公路大桥),适时开工建设。 东岳二路建成后,往东北方向连接庙嘴长江大桥,经西陵二路及延伸段(规划建设高架桥),连接东山四路,经土门、三峡机场再到白洋;往西到桥边;往东南方向,通过规划建设中的江南一路往宜都方向延伸;在艾家向北通过规划的伍家岗长江大桥与花溪路相连,穿过生物产业园,接东山四路,延伸至小鸦公路,连接宜巴高速,形成封闭、快速的城市交通动脉环线。 这四条快速路建成后,把五大中心城区有效连接起来,再配以相应的城市主干道,200平方公里的城市骨架框架就搭建起来了。 据介绍,城市快速路类似高速公路。宜昌的快速路主要为双向六车道,基本没有红绿灯,时速在60-80KM/H,并通过全互通及分离式立交与其它道路相连。届时,将极大缓解宜昌城市交通压力。
新建道路160公里,开工建设新博物馆 ●报告摘录:产城共育、统筹推进,打造宜昌城市新标志 ●解读人:市规划局局长 夏文翰 这是未来城市发展一个新的理念,城市发展过程中,共同培养产业同步发展,城市各项功能达到一个综合平衡,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不是建设一个空城,而是建设一个有经济活力的、有就业岗位的、有丰富生活的一座城市。 同时,要建成骨干道路160公里。主要是指主干道及其以上的道路,包括快速路、城市主干道,主要在城区新区里,连通城市各个区域之间的道路,如东山四路、东岳二路等。
●报告摘录:统筹规划慢行系统、绿道系统及微循环系统 ●解读人:市规划局局长 夏文翰 这是一个新的提法,和绿道系统有共同的特征。“慢行”是将来的一种生活方式,即现在提倡的一种“慢生活”,如城市里健身的步道、散步的游道和城郊公园等。慢行系统将为居民日常锻炼和休闲提供一种安全、健康、舒适的交通方式,主要以休闲和锻炼为主。 而微循环系统,则是指城市内部的支路网,也就是小街小巷,一个城市光有干道不行,还需要很多小支路把干道串联起来,就像人体的毛细血管一样,毛细血管不通,整个城市的交通也不会通畅。
●报告摘录:开工建设新博物馆、规划展览馆等 ●解读人:市规划局局长 夏文翰 今年开工的三个公共设施:位于点军区的奥林匹克运动中心,位于东站片区的新博物馆和规划展览馆,预计在下半年(第四季度)开工。 与此同时,行政服务中心、大剧院、美术馆、音乐厅等项目还在研究当中。
年底前,建成“大宜昌”一小时交通圈 ●报告摘录:加快市域交通路网建设,积极构建“大宜昌”一小时交通圈。开工建设香溪长江大桥,加快推进白洋长江大桥前期工作。确保宜巴高速宜昌段基本建成,开工建设伍家岗至龙泉、龙舟坪至五眼泉等一级公路。
●解读人: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马宏彦 宜都至五峰渔洋关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后,宜昌至五峰车程将由原来的4至5小时缩短至1.5小时左右,将极大方便市民出行,促进五峰经济发展;2013年年底前,宜巴高速宜昌段基本建成后,宜昌至兴山的距离也将由原来的4小时左右,缩短至1.5小时左右。届时,宜昌与周边县市的“大宜昌”一小时交通圈宏伟蓝图也将基本实现。 香溪长江大桥预计在2013年年底之前动工,预计投资20亿元,3年内基本建成。 目前宜昌范围内在建的所有高速公路,预计将在五年内全部建成通车。到那个时候,宜昌将真正成为全国交通枢纽城市,北部呼和浩特、西部的成都重庆都可经宜昌通江达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