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倪霞 于 2013-1-8 16:23 编辑
远方有嘉禾 ——10年重走西北路之九 倪霞 到达克拉玛依时,已是晚上8点,太阳仍高高挂在天边上。这是一座美丽干净又闲适的沙漠之城,石油之城。克拉玛依在维吾尔语中,是“黑色的油”之意,它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建设起来的第一座石油工业城市。见到它时,我没有一丝陌生之感,反而是特别的亲切,好像是老友重逢。自己也奇怪,于是搜寻这份熟识感的由来。原来,是“克拉玛依”这四个字早已在我心中留下印记。个中因由,缘自多年前,央视的兆龙大哥带剧组在克拉玛依拍摄《西圣地》电视剧,他妹妹是我的闺密,也跟随在克拉玛依几个月,常常发短信来,告诉我克拉玛依和剧组上的一些事,故而,通过电波,远远的克拉玛依,随着西域天空飘荡的云彩,带着香香的石油味道,入我心中若许年。
到达克拉玛依前,在路上吃的晚饭,由于太早,朋友说要找宵夜,几乎找了半个城也没有发现宵夜,那种在我们湖北随处可见的宵夜摊点这里却无处可寻。我们一行走至一处广场,只见场内集聚了跳广场舞的人们,随着音乐一步一踩地转成一个大圈子,挥动各种带健身作用的舞步,我们几个女同胞按耐不住也加入其中,随着人群边步边舞,在云彩灰白紫烟飘渺的天空下,在陌生又熟悉的气息里,在鲜花相伴的克拉玛依世纪广场,感受着克拉玛依这座石油城带给我们的闲适和静雅。
次日一早,至身于“乌尔禾魔鬼城”,除了惊叹雅丹地貌的神奇,更多的是那鬼斧神工似的“城堡”之形成,令人惶惑又痴迷。乌尔禾即魔鬼城。是经过长久的干旱在大风环境的风饰下,形成的一种雅丹地貌。“雅丹”,维吾尔语“陡壁的小丘”之意。大自然让西北缺少雨水,又给了它这种魔鬼般“城堡”之补偿。据说,西北一路至新疆,有许多个如这里一样的魔鬼城,经过开发旅游后为当地带来经济收入。那些形似“孔雀”、“狮子”、“金字塔”、“天坛”以及各种“楼台亭阁”的造型,让人浮想联翩。我们坐在游览车内,绕着这些奇异的景致前行,没有导游,车内录音解说,那种看不到人的解说,穿透四周的怪异传来,更加增添了魔鬼城的恐怖感。
在两个景点处,我们停下来拍照。那种宽阔与苍茫,极目远望寸草不生的荒凉与宏伟;那种疑惑是某个楼房或城墙,让人禁不住靠近伸出手时,却看到和触摸到的只是一个有了外形的土墩,结实而坚牢。在某个徒坡上,恍若自己从远古走来,走在迷失的村落间,让人想起张艺谋电影里的某个画面,真实与虚无并存,在梦与现实的边缘迷茫徘徊。再次上游览车,通过电波,传来这样的解说:魔鬼城又称风城,每当风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怪影迷离。如箭的气流在怪石山匠间穿梭回旋,发出尖厉的声音,如狼嗥虎啸,鬼哭狼号,若在月光惨淡的夜晚,四周肃瑟,情形更为恐怖……
离开魔鬼城,我们的车子真实地行走在戈壁滩上,宽阔悠远。沿路“戈壁油城”里的“磕头机”在无人看管的天空下,不停地磕着头,为人类采油,为带着我们穿越千里万里的不同交通工具采油。我们向着此行的另一个目的地——喀纳斯而去。一路戈壁,一程草原,不同的风光在车窗外交替掠过。越往前,奇峰异石,山回路转,我们已远离一望无涯又苍茫的戈壁滩。抵达喀纳斯,看了喀纳斯湖。喀纳斯湖湖水宽畅碧绿,蓝天上飘着絮絮然然的云彩,四周树木林立,青山巍然,人工栈道破坏了湖的宁静,偶见停立于湖心巨石中的鸟儿,悠然自得地观望着来来往往的游人。这一切,没有心绪没有触动,也没有太多的思索。山山水水走得太多,能带来心灵震荡的似乎越来越少,多数时是那拥挤拍照的人群包围了风景。难道,是我的心潮和思绪凝结抑或麻木?还是这方山水让我身心安静?我,无处追问。
夜宿喀纳斯,一觉醒来,只见窗外草地上有悠闲吃草的牛儿,欧式风格的房子,红瓦白墙,点缀在青山绿树之间,令人欣悦心欢。这窗外之景,禁不住我拿起相机,把它定格在行囊中,随我远行。早餐后,天下起了雨,风,冷叟叟地吹来,在这人间八月天里,人们冻得瑟瑟缩缩,不得不把能用上的衣物再次裹到身上保暖,只为在风雨中继续前行,再一次要去的前方是——禾木村。
车子盘旋在弯弯曲曲的高山上,雨一程,雾一程;雾缭绕,雨淅沥;心儿,随着这景象起起伏伏,思潮荡漾。雨停的时候,只见云雾渐渐升起,飘渺于青山翠柏之间。车窗外,灰白色的蒙古包,一群群低头吃草的羊儿;泛着白色的清澈溪流,绕绿草地潺潺而行,骑着马儿走在绿草地上的牧民……一派生机,情趣盎然。很快,木屋、栅栏、木屋内外,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狗儿欢、马儿静;小孩叫、大人忙,蜂拥而来的游人。这一切,出现在眼前。我知道,眼前景,已是著名的禾木村。
小女子我也,骑上马儿,绕村庄,越木桥,跨溪涧,得得于古道石路上,向禾木村的观景台而去。带着我悠然于马背上的禾木村大嫂,一路为我说着禾木村的故事,比如这木屋的保存,游客的到来,他们的收入……禾木村古朴洒然,美丽自然。望景台上,天似穹庐。草地之上,白云悠悠;远处木屋,层叠有致,立于灰白交叉的小路之间,一番别样民族风情,尽收眼底,令人流连……
尽兴欲归时,却寻不到刚才带我们上来的禾木村大嫂,几番喊叫仍不知了去向,我们打算随步行的人群下山,悻悻地,对同行的朋友说,付过的钱是小事,只是这样会让我们对美丽的禾木村有小小的失望。正说着,远处的马道上出现了禾木村大嫂,只见她牵着两匹空马,急急地往观景台的方向赶。我们大声喊她,她也大声地喊我们。当我再次跨上马时,大嫂用新疆普通话说:“急死我了,我急急地急急地,赶来运你们下山,刚才趁你们玩时我拉了两个客人下山,算好时间正好来接你们的哩”。她的朴实和说话的语速,让我们会心而笑。
《晋征祥说》中记有:“王者盛则嘉禾生。嘉禾者,仁卉也,其大盈箱,一桴二采,国政质则同本而异颖,国政文则同颖而异本”。嘉禾,即生长奇异的禾,异苗同穗或一颈多穗之禾,古人以之为吉祥的征兆,如双穗禾。亦泛指生长茁壮的禾稻。在古代,双穗禾被视为天降福祉、政通人和的吉祥之兆。
我们不远千里万里,汽车火车加飞机,风雨兼程,一路从西北到新疆,到祖国辽阔的地方。如果没有太平盛世,怎能游人如织,怎能看祖国的河山大好。记得那年到西藏,听导游介绍文成公主自嫁到西藏后,再也没有回过娘家,每当思念亲人时,只能到拉萨河边的山上望长安方向哭泣。深感作为一个现代女子的幸福感,没有了那种“30岁女子无娘家”之悲痛。这一路,踏寻着山山水水,随处皆嘉禾,享受在国运昌盛的福祉中,安做一个平凡人,知足而感恩!
2013年1月7日于凤池山下
《戈壁石》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7b6df0102e1nb.html
《天山往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7b6df0102e1ld.html
《葡萄王国有村长》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7b6df0102e09g.html
《柳园小站》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7b6df0102e044.html
《佛国》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7b6df0102dzyo.html
《进敦煌》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7b6df0102dzts.html
《梦断嘉峪关》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7b6df0102dzov.html
《过兰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7b6df0102dzl7.html
倪霞人儿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68233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