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美食的国度。
在中国,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家庭都非常重视一日三餐的美味佳肴。我还记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国家条件最艰苦的那些日子里,父亲和母亲总能用糟糠之菜粮,做成我们几个孩子最可服可口的饭菜。
在中国,无论你走进都市的哪户人家,或者与偏街里巷荒草郊野的某个家庭不期而遇,那么阁下可有口福了,你不但能体验到中国人的热情,更可以尽享主人的最质朴最民坊的家常便饭,尽享中国最基层的美食手艺。可以说,在中国,“酒香肉香美食香,走遍神州尽飘香”。
当节庆假日或者周末之闲,在家里邀朋聚友举箸投食把酒言欢,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常有的事。一碟蝶佳肴上来,一绺绺残汤剩水撤下。最后,主客各位囊沉腹圆,在语无伦次之中酩酊而醉。余下的,只有桌子上的剩水残渣,只有觥筹交错后的杯盘狼藉。
这是美食之后的目禁,是让人头痛心烦的奇观,是一场热闹家宴之后的残局。
美景之后呢?美景之后的问题有点儿悬心刺目。
谁来打扫最后的战场?谁来收拾残局?
某日,在鄂东出差,造访与我同为川籍,驻某集团任一方诸侯的周君。记得那是日沉西下的黄昏了。六点下班后,周君邀约几个助手陪同并热情的款待了我。因为周君手下多为川籍将士,常年在外为了家庭的幸福和自己的前途而奔忙,情在蜀而常不入川。听说我自故乡来,席间,自然乡音袅袅,询问故乡事,情倾故乡人,对我关照尤佳。
酒过三巡,各位自然有南山北往的闲暇之事尽展于前。平时里,我本来就不善言辞,木讷于口。当了周君这么多同仁的面,我自然洗耳恭听,要么有问我答,要么三缄其口。周君,是领导,现在的时髦称曰老大。老大自然有老大的风格和风度。周君话也不多,总是面带微笑地倾听属下你一言我一语的侃侃。但,看得出来,周君的威望很高,尽管他鲜言少语,但有什么事总让他来评判是非,或者希望周君就某事给予评论。
这时,周君一属下牢骚满腹。说,在家里他的贤妻什么都好,只是每顿饭后,撂给他一桌子残汤剩水叫他去收捡。每每如此,他总也有怒无言,只好满腹委屈的捡碗拾盘,直到不大的餐厅厨房重见阳光,重现厨房餐厅里往日的整洁与明亮。
唉!听君一席话,象是触到了我的痛处,我与这位仁兄感同身受啊。
因为我们家两个小孩,我又经常在外出差,老婆很累很忙。但,我只要一回到家自然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饭来张口。我们俩有一个不成文的默契。老婆拖地,洗衣服,我做饭洗碗。做饭嘛,倒不要紧。因为我们四川的男人是乐意下厨的,我们是把那间狭小的厨房当作一个艺术创作的工作坊。一框框蔬菜肉蛋经过我们之心之手的洗、切、炖、炒,顷刻间变魔法样的成了一道道美味佳肴,成了一勺勺靓汤。
啊!好不舒爽!
每当听到儿子、女儿和老婆对我的饭菜大加赞赏时,那个满足感啊真是难于言表,那个成就感啊真是没得说。
但每当吃完饭看见桌上凌乱的碗筷杯盘后,就两眼昏花,不知所措。这时,坐卧不安的我真想听老婆一句话:
“你去休息吧,我来洗碗。”
然而,左等右等,等来的只是老婆安逸的斜躺在沙发上拿着电视遥控板舒舒服服的挑选自己喜爱的电视频道。我只能在无奈与失望中焦躁不安。
别了,安逸的小坐,我得硬着头皮起来收拾残局,打扫享受了美味佳肴后的战场。
当我还沉浸在那位仁兄与我同样的遭遇之中时,没有等那位仁兄说完,周君抢着接过话头。
“其实,在家里我是最不愿意做饭,是最愿意洗碗的!”
在座的爷们们都凝视着周君,愕然。
这是什么论调啊!
我们真搞不懂周君葫芦里到底是卖的什么药了。平时里,我所听到的还没有哪一个男人说他喜欢洗碗呢,周君这样的高论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呢。
“你们会下象棋吗?谁都知道下象棋,残局是最难下的,但下得好的残局是最精彩最有趣的”
“洗碗也一样!面对吃过饭后,一桌子的杯盘狼藉,那就是一盘残局。”
嘿嘿,这样的比喻有趣,新鲜,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为什么我们大多数的人最怕洗碗呢?的确,面对一桌子的残汤剩水和凌乱的餐厅与厨房,我们无从下手。似乎从这里开始也不行从那里开始也不行,我们找不到收拾满桌子满厨房凌乱不堪的残汤剩水的突破口,最后只能望桌兴叹:
“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然而,历史上能干大事的人都是从残局中学会一个字---忍,《周易》乾卦中的初九:潜龙,勿用(注,大意是:龙潜藏在水中,耐心地等待时机)不正是这样说的吗?”
“楚汉的刘邦与项羽之争中,刘邦不也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一二再,再而三的忍中,最后才在鸿门宴之后翻云覆雨,最后打败了项羽。但项羽却没有一点忍性,如果他能在垓下战败,听乌江亭长一席话后或许还能挽回他的颓废之势,至少可以偏居江东,与刘邦决一雌雄。”
“然而,在那危机关头,他却回亭长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后自刎而亡。悲哀啊!”
大家听楚汉之争的历史故事所吸引,纷纷停杯息箸。
“还有三国时候的刘备,也正是在残局之中学会了忍,在隐忍之中强大了自己、、、、、、。”
“看样子,刘邦与刘备在家里就学会了洗碗了!”有人插话道。
听到这里,大家哈哈大笑,也把周君给逗乐了。
“是啊!但学会了忍还不行,在满桌子狼籍中还得全盘观察,找出下手的突破口。就象我们开企业找市场一样,我们先要调查了解,然后因时而用因势而用,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然费时费力,要走很多弯路。所以,各位同仁,请我们大家学会洗碗并喜欢洗碗,也重视洗碗更别小瞧洗碗,一碗不洗何以洗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市场呢?”周君接着说。
说到这里,大家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
周君以后说了什么,我全然不知。我在想,周君啊就是周君,高明!从此以后,我不得不刮目相看周君了。
这事已经过去一年有余,周君也因在集团中成绩突出,被晋升为某大片总裁,调往华东。
而我呢,进步也不小。每每回家后,饭照作碗照洗。与以前所不同之处就是---微笑操刀进厨房,哈哈大笑出厨房。每当看见自己在满桌皆乱中“碗入柜筷入缕,小凳大桌摆整齐”,厨房饭厅逐一清明洁净后,那个成就感啊,就象将军战败了宿敌,元帅打破了战争的沉寂后为国家挽回了败局一样的满足与兴奋。
之后想,世上本来就没有枯燥的事,只有找不到做事的方法与乐趣的人。朋友,不信你试试,从今天晚饭后洗碗做起,你得到的启发与成就感一定不压于你身边最成功的人。
成功从洗碗做起,快乐从洗碗做起!·
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