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义杰著长篇小说《伏虎台》 徐元芳 七月十七日,我从蔡茂秘书长手中接过《伏虎台》,回到家中,准备了纸和笔读起来。虽然是七月流火的天气,我的思绪随着书中人物的命运在历史长河中游走,一阵阵寒意扑面而来,吃饭时,老伴问我:“你是不是病了?”我摇了摇头,说:我在思考书中人物的命运啊!人的命运是和社会紧紧地连在一起的。三天时间,读完了全书,记了十四页读书笔记。 《伏虎台》叙述了明朝天启年间,河北一古姓大户被宦官所害,逃难到伏虎台改姓胡、安身繁衍的历史,重点描述了1942年至1979年这段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的人生遭际。掩卷遐思,百感交集。 一、真实地再现了历史环境。这本书通篇都透着真实的品格,描写历史、地理环境、学校周围的环境客观真实,对人们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的描写尤其突出。仅举主人公胡沐仪就读的兰田中学的一段描写为例:“胡沐仪们是第一届,四个班,两百多名学生,十来位教师。教室、办公室、教师住房都设在一栋两层西式大楼里。……由朝南的大门进入,中间是走道,两边共设有四个教室。……楼上是办公室及教师住房,全都铺着木楼板。向南还有一米多宽的木质阳台。……”周义杰先生在写作时,学校的主楼、操场、楼后的下房、东面的平房、操场南边的厨房、餐厅等等全部似一幅立体的图画呈现在脑际,然后用文字把它们描绘出来。如果我没有说错,兰田中学我也在那里读过书,校址在棉田,主楼的西北角有个矿洞口废弃后形成的小水垱。周先生对兰田中学的描写是如此地客观、严谨、认真,在其它方面的描写也是照实写来,满篇都是写得真实、生动、感人;清朝末年,伏虎台的牧童与相邻田姓的牧童在南山放牛,引起了争斗,“伏虎台的牧童见闯了祸,也吓得慌忙赶着牛,掀起胯子往村里跑……”“田姓的一大群人冲下南山,呐喊着:‘伙计们,快追呀!追上去打死那些杀牛的小王八蛋!’”伏虎台的人急忙迎战,“连一些由田姓嫁过来的媳妇,也都手持器具跟在后面助威:‘杀呀,杀呀!杀死姓田的那些混账王八蛋!”……真是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二、真实地再现了历史环境中人物的命运。社会环境,尤其是政治环境和人物的命运紧紧相连。反右运动来临之前,校长胡德鹏在年三十吃年夜饭时领着全家人唱《社会主义好》,初一的出方时唱《东方红》,春联写的是: 春光明媚是共产党打下艳丽江山 人面桃花有毛主席带来幸福生活 横批:社会主义好。 可是,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他还是被打成了右派。政治环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它又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右派分子是一顶无形的有害的压死人、牵连几代人的政治帽子。胡德鹏校长一戴上右派帽子就辞职离校,对儿子胡沐仪说:“还上什么学?你现在是右派的儿子,读多少书也是没有用的!赶快去学校拿了行李跟我回家种田讨个安逸!” 能安逸吗?面对重病的妻子,父子俩还只能瞒着她,把苦水咽在肚里;当妻子得知实情时,哭道:“你哥从小就没做过农活,平时在家里连吃水我都没有让他挑过。这一下子回到农村,你让他怎么过?还有一大家口!”不久,胡德鹏饿死在水库工地上;后来胡沐仪填写了招工表,因为背着“右派儿子”的政治帽子,工厂不招他;再后来,民办老师转正时,政审表中“右派父亲,畏罪自杀。”(人已死了多年,罪名还在无中生有、无故增加。)胡沐仪被刷下来了;心爱的姑娘黄香香要嫁给他时,黄香香的父亲坚决不同意,这样说:“不是我嫌他家穷,也不是我嫌他家人多。他是个右派的儿子……队里还不把他当反革命一样!”“我家几代贫农,不能让你污了我家清白!”就这样黄香香被逼投水身亡…… 一个才华横溢、勤奋好学、积极向上、前途无量的青年,因受“右派父亲”的牵连在社会底层挣扎。当一九七九年胡德鹏被平反昭雪时,胡沐仪将父亲的右派改正通知书和一幅挽联在墓前焚化了。挽联是这样写的: 二十年沉冤昭雪 三代人吐气扬眉 其实,这只是写了直系亲属受牵连;还没有写旁系亲戚受株连的,如胡德鹏的外甥、舅侄、姨侄等,在参军、升学、入党、提干等等方面,“右派”帽子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他们的政治生命,改变着他们的人生走向。 三、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变迁中人物的心路历程。田凤仙从小由父母作主许配给了胡沐仪,他们的一段姻缘好像社会变迁史的记录表。躲反逃难时,女方父母主动提亲,双方的老人换了儿女庚帖,定下了亲事;胡德鹏被打成了右派后,胡沐仪家去借钱没有借着,关系冷淡下来了;后来胡沐仪考上了省工校读书,田凤仙追得风风火火,以至胡沐仪激情奔放地送给田凤仙一首小诗: 你像依人小鸟,婉转鸣叫, 唤醒我沉睡的激情。 …… 我愿做一棵树,树上的一片叶, 哪怕一秒钟,给你带来影的清凉。 爱得如火如荼。 胡沐仪遇上了下放政策,回到农村,在区卫生院相会,在田凤仙的房里,姑娘一下扑到了儿郎的怀里,肉体的结合仅仅只一念的距离。当姑娘得知儿郎已不再是中专生,而是“被下放了”的农民时,姑娘刚才那一颗炽热得要融化在儿郎身上的心,渐渐变冷了,平静了,保持距离了,疏远了,推脱了,还猛地抽掉了为胡沐仪编织毛衣的针……,后来,田凤仙抛弃了胡沐仪,攀上了汪为民,在以身相许前,立了一个字据: “本人与田凤仙睡了一觉,答应替她保住工作不下放。田凤仙也答应做我老婆。 恐口无凭,立字为证。 汪为民 年月日” 田凤仙作为一个高小毕业、在区卫生院里当护士的姑娘,她并不是分不清“情诗”与“字据”的品位,并不是不知道胡与汪两个男青年的人品、才华哪一个高哪一个低,她心明如镜。她嫁给了汪,主要是汪为民有一个有权有势的爸爸。田凤仙嫁给的不是爱人,而是嫁给的权势!政治影响到人们的方方面面,这就是曾经有过的一段社会历史。 “世胄蹑高位,英俊沈下僚”*1,无才无德的汪为民的官一升再升;有德有才的胡沐仪的命被一压再压,悲哀! 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法国社会将成为历史家,我只应当充当他的秘书。”*2周义杰先生做了“特定社会历史”的记录人。这部作品真实细腻动人的描写,是对亲人的祭奠,也是对世人的警醒。其一,我们要倍加珍惜当今和谐、自由、民主的幸福生活,身在福中要知福。其二,要警惕“六耳猴”一类的阴险人物,“亲贤臣,远小人”。*3其三,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少说话,多做事。(谢谢大家)。 2008年7月20日 注:1、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篇第二册301页。 2、《巴尔扎克全集》第一卷第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诸葛亮《出师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篇第二册第4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