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因为校车而引发的学生伤亡事故频频发生:2011年11月16日甘肃正宁幼儿园校车和一辆大货车迎头相撞,死亡21人其中幼儿19名,43人受伤,全国震惊;2011年11月26日上午,辽宁凤城市宝山镇一校车发生侧翻造成35名孩子受伤;2011年11月29日河南濮阳再次爆出校车事故,一幼儿园面包车与校车相撞,事故造成重伤4人,轻微伤6人2011年12月2日下午河北廊坊市固安县一辆超载多名学生的面包车发生侧翻6人受伤,其中4人骨折,2人轻微伤。<事故还要发生,笔者断言>。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10月到2011年9月,一年之内全国各地共发生校车事故22起,死亡人数达47人,平均每月有4名儿童惨死在上下学的路上。接二连三的校车事故不停地折磨着人们的神经。国人由痛心、惋惜、责怪、埋怨到愤怒,现在已经麻木了。 痛定思痛之后,我们应当反思,校车之祸谁之过?幼儿园长?司机?车主?他们明明知道自己的车核载多少人,却偏要成倍成倍的超载,出了事故活该!被拘留被抓,一点都不为过;交警队,执法不力,执法不严,该撤;教育局长及主管领导监管不到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更该撤……然而,再多的责任追究,撤再多的官员也换不回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也弥补不了那一个个受伤的心灵。 如此看来幼儿园主的利欲熏心,司机的盲目大胆,交警的玩忽职守,教育主管部门的不作为,就成了校车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事实真的如此吗?笔者以为:不尽然。 假如我们把事情倒过来推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呢?主管部门严格把关,不合格的幼儿园一律关停,交管部门尽职尽责,早晚到幼儿园门口检查,发现超员一律扣车分流,这样一来,园方会怎样呢?不自动关门才怪呢!要不我们帮着来算一笔账。按某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200人算。一辆金杯面包车<该车为民办幼儿园常用车型>核载人数为9人,每天早晨至少要23趟才能把学生完全接到校,每辆车平均跑3趟,这家幼儿园应该至少有8辆这样的车才能保证正常运转。八辆车多少钱?请司机,烧油及日常维护又得多少钱?在广大的农村,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中国又有几家民办幼儿园能够承受得起。就算有人投资<献爱心的除外>建幼儿园,这些成本最终还是会转嫁到学生家长身上。 所以,一旦监管到位、查处到位,就会有大批农村幼儿园关门,成千上万的农村幼儿无园可入。这是一个死结。这个死结是对几十年来中国教育改革的莫大讽刺。 我忽然又怀念起儿时就读的“耕读小学”来。看到这个名词、现代的年轻人恐怕觉得莫名其妙。而对于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人们难免会勾起对于往事的回忆。我不知道这个词语是谁发明的,更不明白它的实质内涵,只是从儿时的记忆中硬搬过来。因为那时大人们把我们读书的学堂<还不能称为学校>称为“耕读小学”。 现在“望文生义”的理解大概是“宜耕宜读”的意思吧,既方便大人们参加农业生产,又方便于儿童学习文化知识。我所就读的“耕读小学”实际上只有一个班,一个老师,地点就在我老家房子的后面,那里是村子的正中间,有几棵老槐树,一片空地,还有没收地主家的几间旧房子,其中有一间就是我们的教室。老师是个男的,脖子上挂一把铁哨子,上课时老师站在门口吹几声,伙伴们就像小鸡一样往教室里跑,全班大大小小有三四十个孩子。我那时有六七岁,也有十一二岁跟我上一个年级的同学。他们大多数是女同学,因为家里的孩子多,又是家里的老大要帮父母照顾弟弟妹妹 ,所以入学晚。姐弟妹同上一个年级的大有人在。下课了,我们有时会偷着跑回家,翻找一些红薯或者红薯干之类的零食吃。生产队收工,父母回来,我们也跟着放学了。那个时候每个自然村都有“耕读小学”。大队里还有一所大学校是建在老庙上的。我们在“耕读小学”读完一二年级就要到大学里去上三年级,那是很高兴很叫人向往的一件事。在“耕读小学”里读书,我们每生每学期要交5毛钱的学费,发一本语文书,一本算术书,还要发两本作业本和一支铅笔。为了不把铅笔弄丢,同学们都把铅笔顶端栓一根底线绳,绳子的另一头挂到衣服的扣眼里,或者缝个和铅笔大小差不多的小布袋拴在衣服上。教室里没有课桌,写字时就把本子放在自家腿上,有条件的会带一块小黑板垫在腿上。板凳是从自己家里带去的,放学了再拎回来。我父亲是队里的木匠,家里做了几条小板凳,我用的那条又轻便又灵巧又结实,上课时是我的“坐骑”、下课了是我们的“玩具”。绝大部分同学没有板凳,带一截树桩就什么都有了。所以我的小板凳可给我挣了不少面子。 怀念“耕读小学”那里有我幸福快乐的童年。 我长大了,在不到二十岁时有幸成了一名教师,在农村这块热土上默默耕耘了三十多个春秋。亲身经历了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变迁。从八十年代的解决“一无两有”到九十年代的“普九普初”,再到现阶段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无奈,绝不是用几句话就能概括的。教育改革像一阵风,刮起来是一阵,不刮了又没事,一刮大风就偏离方向,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改来改去,刮来刮去。农村的教育现状是学校越来越少,校园越建越好,读书越来越难。现在的儿童一点都不快乐,负担太重太重,为了读书求学甚至会丢掉性命。 扯了这么多的闲言碎语,读者朋友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吧,发生这么多的校车事故的根本原因,就是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农村刮起的“撤校风”。是这股歪风动摇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根基。为了“普九普初”农民兄弟用“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革命精神,勒紧腰带,东挪西借,集资建校。可他们没有想到,借下的债务还没有还清,自己的儿孙却已经没有学校可上了。悲哉!哀哉! 还是说说我们当地的情况,因为它毕竟是农村教育的一份子,尽管它未必能代表全国农村,但可以肯定的说,类似的情况普遍存在。即使是个特列,也可供借鉴。为了不让当官的难堪,也为了保护自己,下面文中涉及的所在地名一律用拼音代替。但请相信,都是真的。 我们襄州区双沟镇是一个拥有十多万人口的乡镇,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经济相对比较发达,曾经是全省“百强乡镇”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仍然有中小学四十七所,满足了全镇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因此也就没有校车这一概念。大规模的学校撤销开始于2005年前后,到现在只剩下一所初中,四个联小,三个完小,五个教学点和一个幼儿园,且都集中在离镇较近的地方。这种布局客观上为教育资源整合,促进均衡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量的学前幼儿和低年级儿童求学之路异常艰难。一二年级学生到联小寄宿住读,学校照顾不过来,家长也不放心。目前还没有一家联小招收低年级寄宿生,招收学前幼儿更是无从谈起。于是十多家民办幼儿园便应运而生。他们盖几间房子,买几辆小车,请几个老师,在没有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开张了。而且家家人满为患,有个别幼儿园甚至开设了一二年级。于是全镇幼儿,不管你住多远,只要“校车”能到达,只要家长肯出钱,几乎都被一辆辆校车拉到镇上。他们一 大早便被爷爷奶奶从被窝里拉出来,送上挤得满满的校车赶往几十公里外的镇上。几十,几百的幼儿被关在诺大个小院落里,吃喝拉撒睡,一天到晚闹哄哄,直到日落西山才又回到亲人身边。一早一晚的时候只见国道、省道、乡道、村道一辆辆满载幼儿的校车,放着喇叭,穿梭往来。随便查一下没有一辆不超载的。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此,我敢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校车之祸必将还会发生。 那么为什么领导们热衷于撤并校呢?他们又都是采用什么铁手腕,把一所所好端端的完小撤并到一起的呢?据笔者观察总结,不外乎以下几个因素:1、主管部门给了上方宝剑,国家教育部发有相关文件。 2,教师队伍严重偏缺。从本世纪初开始“民办教师”队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现有的教师队伍再也没有过大规模的跟新换代。这好比是一池清水,进水口已被牢牢锁住,没有新鲜的纯净水补充,而出水口是控制不了的,退休退养,自然减员每年都在发生。日久天长,这池水会不枯竭吗?在这种背景下领导们把撤班并校,整合资源,当做是立竿见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3撤班并校的背后隐藏有庞大的利益群体。首先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地方教育部门的头头脑脑们。撤哪里不撤哪里就是他们一句话,根本不做调查研究,不顾农民群众的坚决反对,不考虑大批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客观需求。在他们看来,凡事有破就有立,当一所所完小被撤掉,大量学生涌入联小或镇内几家完小的时候,各种矛盾也接踵而至,学生要吃要住要学习,学校却缺教室缺寝室缺食堂缺课桌凳。怎么办呢?领导们可忙活开了,跑项目、要资金、看场地、做规划、拼材料、造假象,于是几年之内一座座新的教学楼、宿舍楼、饭厅、食堂建起来了。不管是钢筋混凝土还是“豆腐渣”反正东西放那儿就是政绩,同时给领导们的回报也是相当丰厚的,几年的建设搞下来主要领导就可以进城买房置业。凭自己的工资恐怕想也不敢想。其次各村的当家人也是受益者。村级学校不存在了,人员可以撤走,课桌凳等教学设备可以搬走,但校园是村的地盘,校舍是当年“普九普初”村民集资建的,树木花草已扎根在校园里,这些可是搬不走,也不允许搬走的。这下可全部成了村里的财产。名贵花草树木被卖掉,钱都进了村领导的腰包。校舍,校园被出租,租金也没了踪影。更有大胆者干脆把校园整个卖掉。昔日书声朗朗的美丽校园,变成了一个个养猪场、养牛场、养驴场。最后,广大教师也跟着沾了不少光。从此以后再也不用辛辛苦苦地跑到各村小去上班。寄宿小学的教师还可以省下伙食费,毕竟,那么多学生交费还养不活几个老师吗? | | | | | 江西省贵溪市滨江镇洪塘村一载有15名幼儿园学生的面包车侧翻坠入水塘,导致3名幼儿当场死亡、8名幼儿经抢救无效死亡。 | | | 湖南省宁远县一辆校车为了避让迎面开来的车辆,发生侧翻,造成3人受伤,1人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 | | 1山东省高密市姜庄镇一辆接送幼儿园儿童放学的面包车发生事故,致5名儿童受伤。据孩子家长反映,至少2名儿童已经死亡。 | | | 湖南省永州市永连公路,一辆载有48人的大巴车翻下三四十米深的山崖,目前已造成4人死亡、44人受伤。 | | | 山东省济宁市,一辆满载幼儿园学生的校车和一辆丰田轿车相撞,一名儿童救治无效死亡。 | | | 湖南3岁幼儿小紫因被遗忘在幼儿园校车7小时窒息而死 | | | 河南省濮阳市一辆超载幼儿园校车发生燃烧事故,导致4名儿童死亡。 | | | 广东省阳春市,金龙育才幼儿园校车被一辆大货车从侧面碰撞,致3名幼儿死亡。 | | | 河南省鹿邑县一辆载有14名小学生的面包车与一辆大巴车发生碰撞,1名小学生当场死亡,2人重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