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浙江
- 精华
- 0
上士

- 积分
- 741
IP属地:浙江省湖州市
|
今年11月,总投资3亿元、规划装机2.5万KW的钟祥安能生物质发电项目将正式开工。而这仅仅只是钟祥未来五年新能源产业的冰山一角。
近年来,借助国家新能源政策的东风,钟祥凭借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打造了一条沿汉江流域分布的新能源产业带,风能、水能、核能、太阳能、燃料甲醇、生物质发电等一应俱全。
在钟祥的“十二五”规划中,新能源产业跃升为支撑当地经济的新支柱。打造汉江新能源产业带,其意义更在于,它将为湖北打破“缺煤少油乏汽”的能源困局提供示范效应
资源大市
李学仿的办公桌上摆着两本砖头厚的书,《钟祥核电项目资料》和《华山观风电开发略记》,这里面记载了他在担任钟祥市发展与改革局局长的8年时间里,与局里一班人一起,对钟祥新能源开发的研究心得。
“等有点空闲的时候,我要做一个钟祥新能源产业链条的研究。如果有条件,我还希望策划新建一个新能源产业展示馆。”李学仿志得意满地说。
他拿出一张钟祥市地图,把重点新能源产业项目一一标出,记者看到,12个当前在建或计划建设的项目,几乎全都沿汉江呈带状依次分布,如同一条项链串联起了一颗颗珍珠。
发展新能源,钟祥确实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汉江由北向南流经钟祥,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同时,钟祥的东部为大洪山余脉,西部为荆山余脉,汉江在两个山脉的夹谷中穿过,两山一河呈“川”字形平行过境,这一地势造就了局部地区丰富的水能、风能资源。
除了是“风水”宝地,钟祥还是农业资源丰富的大市。每年农村有400万吨农作物秸秆需要进行加工处理,可为生物质电厂提供丰富的秸秆资源,而规模化养殖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也为在钟祥建沼气发电厂提供丰富的资源。
2009年初,时任钟祥市市长马朝晖在调研后提出,作为国家资源(磷矿)枯竭转型试点城市,钟祥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应对磷矿资源枯竭挑战的“利器”,以发展新能源产业,打造汉江新能源产业带为重点,将绿色概念植入经济建设,推动钟祥跨越发展。
2010年,根据市委书记马朝晖的提议,并提交市委四届七次全会讨论通过,钟祥市将新能源产业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
“这么好的自然条件,这么好的发展思路,这么多的优质项目,只要给点‘东风’,钟祥的新能源产业一定会发展得更快更好。”李学仿说,钟祥完全可以建成湖北甚至全国新能源产业的一个示范区。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半数以上省份和上百个城市,将新能源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相继高标准制定了本地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钟祥的新能源产业规划更是突出了自己的特色。
钟祥市能源管理办公室主任杨德文认为,除了生态优势外,电网“走廊”是钟祥加入到“新能源战役”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统计,目前钟祥境内现有超高压500千伏变电站1座、特高压1000千伏输电线路1条,有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14座。钟祥电网为建设新能源电厂提供了方便的接入系统。
“十二五”期间,钟祥电网总投资将达6.4亿元,形成以5座220千伏变电站为电源支撑点,以110千伏变电站为基础的110千伏网架,以35千伏变电站为主体的配送网络。
立项艰辛
先天资源,并不意味项目就会从天而降。
钟祥市下定决心发展新能源,还要追溯到2005年。
举世瞩目的《京都议定书》于当年正式生效。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实施细则”,《京都议定书》制定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抑制全球气候变暖。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