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22
上尉
  
- 积分
- 4505

IP属地:湖北省恩施州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恩施州 2013-1-15 10: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回到租房,冲罢凉。两个人就躺倒在凉席上,但都没有睡意。元秀好像还沉浸在那花花绿绿的世界里,嘴巴还在喋喋不休。她的手在田春生排骨似的胸膛上,游来游去,意思明显,是想要同田春生亲热亲热。可田春生一半点心情也没有,再加上刚扭了的腰,一阵一阵地疼,更是指望不了下边的老弟昂头。他轻轻地移开元秀的手,微笑着说:睡吧,我今天有点不舒服!田春生始终没有说出自己闪了腰,现在很痛的话来。
小田春生五岁的元秀只得闷闷地说:才满四十的人,整天就这不舒服那不舒服,要是到了五六十岁,该怎么得了!
到时随他去吧。田春生叹气道。
其实,元秀也十分体贴田春生,清楚他在塑料厂做加料员很辛苦,何况田春生的身体本来就不是很好。于是她侧过身,没多久就枕着田春生的手臂,睡着了。
而田春生由于腰疼的缘故,却怎么也睡不着。睡不着觉的他,脑子里就想到了许许多多的事情。
田春生看着熟睡在身边的元秀,想到,我田春生当初追她时,她还未满十八岁呀。那时的元秀,一个活泼可爱的大姑娘,见人一脸微笑。田春生就是让她的笑脸,给迷住了的。只因她的父亲死得早,母亲又多病。家庭重担过早地落在了她的肩上,所以在穿戴上就没有什么好的。但朴素整洁的元秀,更显出了农家女儿的朴实、大方。田春生向元秀承诺过,他要给她幸福。但十八、九年一晃过去了,田春生给元秀的幸福,在哪里呢。田春生想象不出。
为了饯行自己的诺言,田春生也曾经不断地努力过,奋斗过。首先,他在当时还很红火的供销社,积极地工作着。其次就是利用业余时间,不间断地进行文学创作。他想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来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始终坚信。有朝一日,自己的条件终将好起来,家人的命运也会随之改变。
但那时,单位里的工资并不高,除了小两口的基本生活外,田春生还要给年迈体弱的老母亲寄生活费用。元秀的家里,她身为长女,岳母又多病,后边还有几个不大不小的弟妹,都需要他们接济。一个月的工资,在这一应支出后,便所剩无几了。
白手起家的田春生和元秀,并没有气馁,凭着年轻力壮,对生活充满信心。随着儿子的出生,他们的平淡生活,更增添了不少色彩和内容。
不曾想到,市场经济的实行,给田春生这本就十分脆弱的家庭,带来了冲击。首先,单位因企业效益滑坡,人满为患而实行改制分流。元秀就最先沦到这批人中,给办了停薪留职。分流出去后的元秀没有闲着,她去周边小集镇摆过地摊,回娘家养过羊,喂过鸡鸭,租荒山种植过药材。但命运好象有意给他们过不去。元秀摆的地摊赚不到钱,养的羊爱生病,喂的鸡鸭爱发瘟,种的药材又遭遇价格跨。总之没一样顺心如意。其间的元秀,人给累瘦了、黑了,背地里不知流过多少眼泪。她原来聪惠温柔的性情,也渐渐变得暴躁乖戾起来,动不动就骂人、发脾气,摔东西,嚎啕大哭。
田春生对元秀的这一切变化,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十之八九对她忍让着。元秀心中的气呀,急呀,不发泄是不行的,要发泄,没有对象,没有眼泪,也是不行的。
接下来的情况就更糟糕了,单位要整体解散。皮之不存,毛将焉否。田春生也一下子没了工资来源。更重要的是,他们今后一家人,将吃在哪里,住在哪里?单位仅给每人每年工龄五百元的经济补偿。田春生和元秀,两人的工龄加起来,才得了万多元钱。单位的房产公开处置,要住房,可以,拿钱来,马上给你开票。急得跳脚的日子里,田春生和元秀,四处求亲告友,东挪西借,终于买下了一处房产。但那是多年失修的瓦房,天穿地漏,根本没法住人。没办法,只得推倒重来。工匠请到家,又得拿钱花。等到新房建好时,田春生他们的债台,也筑得高高的了。这中间,田春生和元秀发生过无数次的争吵,其中心还是那个钱的问题。每次争吵过后,又都仔细思量。房好了,债也多了,该咋办?做生意,再无分文本钱。种庄稼,没有寸田寸土。孩子要上学,多病的岳母要打针吃药。唉,形势逼人哩!逼你到哪,逼你出去,打工去,挣钱去。不然这日子,没法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