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格地讲,南津关是长江中游的起点、三峡的终点。这一带属石灰岩地区,洞系发育良好。三游洞就座落在关内,周围还有白马洞、龙王洞、金狮洞,以山水、洞穴、名人文化为主体构成三游洞风景区。来宜昌的人如果没有游览三游洞,不能算来过宜昌。了解宜昌文化的涵义和底蕴,当然可以去观光葛洲坝、三峡大坝,去拜谒长阳古猿人遗址、屈原祠,去触摸中堡岛或杨家湾的陶片,不过都稍嫌远了一些;最好最近的,还是去三游洞仰望那满壁的石刻、踏数那古老的石阶、触摸那黝黑的石壁。站在三游洞顶的山头上,极目远眺,葛洲坝横锁大江,宜昌城烟云一片,江水漫天,航船点点,心头猛然升起一阵激荡。回望山上山下的亭台楼阁,在明媚阳光下闪着光辉。忍不住从心底发出赞叹:好一处自然景观与工程景观的珠连璧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遥相呼应!
如果有了悠闲的时光,邀二三好友,在三游洞的山顶找一块青石,酌了清泉,沏一壶西陵好茶,就着风景,慢慢品味,越品越觉得其味无穷。左边,下牢溪清澈碧绿,深不可测;右边,长江水势平缓,航船经过,涛声拍岸。阵阵山风从树梢上略过,扑面而来;清脆鸟声从四周的密林中传来,婉转宜人;杯中芳茗可口可心,“细啜襟灵爽,微饮齿颊香”。尘世的烦恼和困倦一下子忘得一干二净,心灵和身躯几有飘渺若仙的感觉。
西陵峡地区的花岗岩分化土壤和长年云遮雾绕的气候,最适宜茶树生长。古夷陵历来是贡茶的著名产地。“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欧阳修)唐杨华的《膳夫经手记》、明黄一正的《事物绀珠》、明王象晋的《群芳谱》都把夷陵产的小江园、朱萸缭、碧简、明月茶列为极品,而宜红茶更是名噪中外的上等好茶。唐代诗人皮日休深情地写到:“簇簇新英摘毫光,小江园里火煎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乌嘴香,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文人品茶,需要好山、好泉、好友、好氛围。曾任夷陵县令的欧阳修深知这一点,他曾在黄陵庙下的蛤蟆碚酌泉烹茗,幽然自得,并写诗赞到:“石溜吐阴岩,泉声满空谷。能邀美泉客,系舸留崖腹。阴精分月窟,水味标荣禄。共约试春芽,枪旗几时绿。”有趣的是苏氏三父子也曾在蛤蟆碚酌泉品茗,幽哉游哉。苏轼写到:“禀受清若洁,独与凡夫隔。岂惟煮茶好,酿酒应无敌。”然而,在宜昌访山问水、烹茶品茗,最好去处还是三游洞。
这个位于下牢溪口半山腰的巨大山洞,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不知躺了几千年之后,被一位伟大诗人发现,而开始了崭新的生命。这位伟大诗人便是写过《长恨歌》、《琵琶行》以及《杜陵叟》、《卖炭翁》的江州司马白居易。公元819年3月,他由江州易任忠州,偕弟白行简同行,与著名诗人、好友元稹相遇夷陵,畅游三日,在西陵峡口发现了这个山洞,喜出往外,作文以记,命名为三游洞。此后历代文人从此经过,无不前往,留下诗文满壁。欧阳修、黄庭坚、苏氏三父子、陆游以至冯玉祥,都曾在这里留下诗文墨迹。正是这些诗文铸就了三游洞的灵魂。此前也许早有名人造访,然而由于没有留下任何遗迹供人回味,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一旦有人留下诗文,山水也就不同既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山水与诗人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诗人造就了山水,山水成就了诗人。文人品茶,品的就是这文化味。
三游洞有名泉么?有!洞前石阶下的陆游泉,就是著名诗人陆游鉴尝后定的。这位身处北宋末年风雨飘摇中的伟大诗人,心怀收复中原的壮志和宏愿难酬的悲苦,赴剑门军中就任幕僚,途径夷陵,一路访山问水,体察民情,借以消解悲苦,宽慰情怀,写下了《入蜀记》和大量诗歌。“久闻三游洞,疾走忘病婴。”他为先贤的遗迹所吸引,为夷陵的胜迹所震惊,乃至恨笔不精:“昨日到峡州,所见始可惊。乃知画非妄,却恨笔未精。”《系船下牢溪,游三游洞二十八韵》与《三游洞前岩下小潭水甚奇,取水煎茶》二诗记载了这次游历。后诗写到:“苔径芒鞋滑不防,潭边聊得据胡床。岩空倒看峰峦影,涧远中含药草香。汲取瓶满牛乳白,分流触石佩声长。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一眼名泉于是诞生,而诗人品到的茶味究竞如何,则大有疑问。我想那茶一定非常苦涩,囊中日铸确是人所共知的名茶,可是走遍天下,找不到一眼名泉来沏它,那悲苦之味,不正是这位爱国诗人此时的心境么?所幸的是欧阳修在这里任县令时播下了诗文之种,并且诗人之祖屈原的巨大影响还留在人们心中,以至苏轼与父洵、弟辙同游的第二天,会有一位亭吏向他索要诗篇。我想这一定是三游洞最值得骄傲的一笔了。
抗日战争时期,一位军政要人光临此地,他就是著名将领冯玉祥。那天,他迎着扑面的山风,健步拾阶而上,来到三游洞口,举目四望,满天狼烟,收复河山的愿望和处处捉襟见肘的现实,使他和陆游一样满心悲苦。抓起笔写下“是谁杀害了我们同胞的父母和兄弟”15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然后才缓缓地叹了一口气。
而今,三游洞天天游人熙熙攘攘。象文化革命中被附近农民用来关牛的情景一去不复返了。我的心情却并不因此而轻松。品着品着,便有了一丝苦涩、一丝不可松懈的责任感。这时,我想起福建方彩晖先生的《三游洞题诗》:“一洞临江别有天,名山依旧记前贤。从此客梦长相思,最断人魂楚江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