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城区和大冶两地 将推行出租车“同城化”运营模式大冶与黄石城区的出租车,异地配载经营的限制该不该破冰?这个争论了多年的问题终于有了结果。昨日,市出租车管理局局长陈杰称,第一步是放开异地指定地点配载经营限制的出租车,黄石城区和大冶共有1424辆初步步入“同城化”。 黄石城区与大冶市中心直线距离不过20公里。2003年,李家坊隧道通车后,大冶与黄石城区真正实现了无缝对接。如何实现交通对接?今年来,市出租车管理局争取上级的支持,大胆摸索推行“同城化”运营模式。 按目前规定,出租车不能异地经营,凡是在大冶或黄石城区配载运营,都属于非法营运。一旦被查获,将面临带车学习和处罚。陈杰说,近年来市民和出租车司机普遍反映,出租车异地配载经营的限制是对出租车运力的一种浪费。乘客为图方便,经常乘坐非法营运的“黑车”,从而导致“黑车”泛滥,不利于市民出行安全,也给交通运输管理带来难度。 目前,实行出租车“同城化”的条件还不成熟,初步计划将黄石城区、大冶两地出租车的“同城化”工作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放开黄石城区和大冶配载营运的限制,即两地出租车都可到对方指定地点配载经营,具体为:大冶出租车可送客到黄石城区,之后可在儿童公园地段配载客人返程;黄石城区出租车送客到大冶后,可在大冶矿业大厦地段配载客人返回。今后,执法人员只在配载点进行疏导规范等。目前这一方案正在实行。下一步将会同交警、规划等相关职能部门,在两地规范配载点的有效对接和经营,如设立棚子、规范停放以及开展便民服务等。 第二步是要在体制上进行改革。根据市场条件,逐步消化掉两地出租车的起步价、运价等差异。目前,市出租车管理局正在开展成本核算、风险评估等,并将制定完善有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