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乐成1月6日向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宜昌新区建设。实施跨江发展、两岸并进,加快东站片区和点军片区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全力打造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00平方公里的宜昌新区。消息传出,伍家岗区干部群众深受鼓舞。
区委书记张鹏说,伍家岗区作为全市快速发展的缩影,2012年多项经济指标大幅上涨,尤其是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50%,达到了4.17亿元,增幅全市第一。难能可贵的是工业经济克服下行压力,工业增加值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全年续建、新建、签约和前期推进项目达120个,总投资达536亿元。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民生项目的开工兴建,使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额高于全市2%,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建设宜昌新区,是宜昌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区建设的规划让人振奋。东站片区将成为城市核心区,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将深度开发商务、行政、商贸和城市综合体。
张鹏表示,将认真贯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楚平赋予伍家岗区核心区、主战场、增长极的定位,努力争当城市建设和管理示范区。坚持用新的视野、新的标准、新的理念、新的作为,全力推进宜昌新区建设。新的视野,就是要跳出伍家,站在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大背景下,抓住宜昌城市东拓的大气候,顺应宜昌新区建设的大趋势,用“四个一流”的新标准,确立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市区一体化和产城一体化的发展新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提升精神区位,动员和组织全区人民加快宜昌新区建设。要坚持路网先行、安置先行、公建先行、生态先行。实行路网先行,争取两至三年内建成跨江发展、两岸并进、景观优美的路网体系,推动伍家花溪大桥建设。落实安置先行,按照居住社区化、就业非农化、待遇市民化、保障社会化、受益多元化“五化”途径,实现被征地农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加快公建先行,以规划引领,完善配套学校、医院、公园、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实现生态先行,坚持开发与利用、发展与保护相结合,依托求雨台、柏临河、龙盘湖形成内河生态景观,构建城依山、水环城、人亲水的高品质美丽生态新城。同时,大力发展临站、临港、临路经济,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和商会经济,大力发展大园区、引进大企业、树立大品牌,力争在新区建设中实现新的更大作为。
“宜昌新区建设,我们准备好了”, 区长吴刚掷地有声。他说,对宜昌新区建设,全区干部群众既感到自豪,又非常自信。自豪在于过去一年全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2012年全区提前交付生物产业园6000多亩的腾地任务,开工兴建了24条道路,历时8年之久的城东生态新区征地工作全面完成,连续两年获得城管综合考评城区第一名。自信来自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于积累了发展经验,锻炼了干部队伍,理清了发展思路。吴刚表示,将按照规划积极推进市级行政中心、规划展览馆、博物馆及美术馆、大剧院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在宜昌东站-五一广场-滨江白沙路沿线约10平方公里区域内,按照国际视野、国内一流标准,建设各类大型城市综合体、高档写字楼、星级酒店、高端商住区等,吸引商贸、保险、金融及各大企业总部入驻,建成宜昌真正意义上的中央商务区。吴刚透露,目前行政中心前期搬迁腾地工作和安置房建设已经启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