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0
中尉
 
- 积分
- 2699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
.jpg)
冯文吉老人指向“鹿耳”,向大家讲解“鹿头夕照”
“呦鹿春山何处寻,萋萋芳草衬疏林。咸池反照浮光跃,昧谷横霞暮影沉”——这是明朝嘉靖年间,大冶知县赵鼐为大冶“三台八景”中的“鹿头夕照”作的诗句。
“鹿头夕照”有着什么独特的风景,吸引古时大冶人的厚爱?13日和14日,记者实地踏访,去追寻她的风采。
风景独特/
只有特殊天气才能欣赏到
“你们看,那就是‘鹿头’!”冯文吉老人连忙赶来,将手指向500多米外的山峰,向记者和该村20多位村民,讲解“鹿头夕照”中的“鹿头”。
“那不像‘鹿头’,像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啊。”大家看了两分多钟,也没看到“鹿头”。
冯文吉老人连忙在地上,画出像“鹿头”的山峰。
原来,像“鹿头”的山峰,在那座如巨大三角形的山峰背后。
记者了解到,“鹿头”山峰海拔500多米,有两个相距500多米、突然隆起的小山峰。
“这两个小山峰,有点像鹿的耳朵。”一些村民议论说。
“不像鹿的耳朵,像老虎的耳朵。”另一些村民议论道。
正在大家议论纷纷时,冯文吉老人说,“鹿头夕照”不是每天傍晚、夕阳落山的时候,都可以看到。即使在空气能见度比较高的夏天,它也不一定出现。
“我一生只看过两次‘鹿头夕照’。”他说,在他10多岁时候的一天傍晚,他在家门口玩耍,突然看到格外明亮、红火的夕阳光辉,从“鹿头”旁边一个落差达100多米的山坳,照射在“鹿头”上。“鹿头”的轮廓非常清晰。同时,夕阳光辉没有照射在“鹿头”旁边几个较矮的山峰上,使得这几个山峰非常暗淡,呈现黑色,而“鹿头”熠熠生辉,光彩夺目。10多分钟后,这个难得一见的景象,随着夕阳继续落山,就消失了。
第二次看到“鹿头夕照”,他已30多岁。从此,他再也没有看到“鹿头夕照”的胜景。
“美,真是美……”冯文吉老人陷入美好的回忆中,连连感叹道。
他说,“鹿头夕照”的胜景,估计在这些年出现过,只是他没有注意到或者出现时,他并不在村里。
踏访鹿耳山
绿树成荫下,清泉受污染
14日上午10时许,在冯文吉老人的指引下,记者踏访鹿耳山。
“哗、哗、哗……”在鹿耳山山脚一片茂密的树林里,突然响起泉水流淌的声音,像优美的音乐一样动人。
这里有个像圆桌一般大的泉眼,不断喷涌出泉水。
记者光着脚,探着泉水,感觉这泉水像冬天里的冰水一样寒冷,刚刚热得受不了的身体,顿时感觉进入了温度在16度以下的空调房。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这里的泉水不是清澈、透明的,而是像黄泥巴水一样。
“的确可惜啊!”冯文吉老人说,这里的泉水原本非常清澈、透明。几百年来,该村村民一直喜欢在这里汲取泉水饮用。可是,近些年来,有人在附近山上开采矿石,导致黄泥巴水不断流进泉眼里,极大污染了泉水。
记者继续向上攀登。山上的松树、杂草,长得非常茂密。在离大冶城区不远的地方,有这么一座绿意盎然的大山,让人感到喧闹、嘈杂之后的一分安宁。
据上冯村村民们介绍,今年5月,在山上一个叫杉树窑的地方,有人运来大量电子垃圾焚烧,想从中提取价值较高的金属——金、银、铜。电子垃圾在焚烧过程中,排出大量有毒、有害烟气,污染这一片风景。幸好,没过多久,这个电子垃圾焚烧点就被政府取缔了。
据清朝同治版《大冶县志》刊载的“鹿头夕照”的插图,鹿耳山山腰处有一座茅草和木头结构的凉亭。
记者找了半个小时,没有找到,估计这座凉亭已随着时间流淌,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化为山上的一草、一木吧。或者,这个凉亭原本并不存在,画图的画匠希望在“鹿头夕照”这个胜景下,搭建一个供四周村民歇息的地方。
大冶著名乡土作家查代文主编的《大冶县文化志》,收录了一首描写鹿耳山的赋:“有山壁立,特地衙参,餐彼秀色,啖此夕岚……闪鸦背之斜照,依龙角而遥攀。”
“鹿耳山其实很美,需要我们多多观察,多多发现,多多品味。”查代文先生说。
美景蓝图
鹿耳山下打造“最美村庄”
昨日,记者从大冶市旅游部门了解到,目前,包括“鹿头夕照”在内的大冶“三台八景”,还没有旅游大开发的计划。
对于这一点,大冶市“环保达人”柯培新、吕召武、皮建军、卫兵、余岳来等人都认为,“三台八景”属于自然造化下的优美风景。人们不去开发她们,就是对她们的生态、她们的风景做最好的保护。
“鹿耳山下的上冯村,还是可以发展‘乡村游’的。”大冶市旅游局局长陈树忠说,“乡村游”是在保护乡村原有生态、原有风景的基础上,建设一些配套、服务性设施,是投入相对不大,但可以带动乡村发展的良好途径,是当前全国旅游市场的一个热点。上冯村拥有古民居、古树、古井、古碓、古墓、古庙等“六古”。在大冶市,集“六古”于一身的村庄非常罕见。
昨日上午,记者看到,该村正在修复其中一座被火焚毁过的古民居。古民居是该村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