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腊月,单位宴请,亲朋小聚,各种饭局渐渐多了起来,餐饮行业迎来一年的最旺季。
相比于十几年前,现代人更习惯于在酒楼饭店待客。下得起馆子,说明我们的消费水平普遍提高,这是好事。但与之相随的,是各种饭局之后的“残羹冷炙”激增,浪费现象惊人。三五人小聚,点七八个菜,浪费两三成属于正常,若是婚宴或商务宴请,一大桌菜,丢掉一半也不少见。而且碍于面子,相当多的人不打包。饭菜浪费太多,让一些饭店的泔水桶“吃不消”。一桌桌的浪费累积下来,数量惊人。据估算,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是2亿人全年的口粮。
因为长时间的粮食丰收,国民的饥饿感正在一点点消失。但是我们实在没有挥霍粮食的资本与理由。必须看到,我国近年来粮食涨幅较大,去年进口粮食激增,虽然粮食安全有保障,但也绝非高枕无忧。更何况,“三年大跃进”的前车之鉴未远,岂可因为眼下“仓廪实”而忘记历史的教训?
对于餐桌上的浪费,许多人深恶痛绝,之所以生生不息,与国人宴客好面子有关,许多人宴客抱着宁“剩”勿“缺”的思想,只有桌上菜有剩余,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大气和热情,私宴如此,公宴更甚。要抵制这种浪费,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在全社会营造“节俭是美德”的舆论氛围,还要有行之有效的手段。国外对餐桌上的浪费有明确规定,如果吃不了,那就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是要罚款的,此法不妨一试--虽然以现实国情而言,难度较大。对于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的,更要严加监管。我们查得了“表哥”、“房妹”,相信也能查得了铺张浪费的“饭公”。国宴都精减了,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负责任地胡乱点菜、大吃大喝?罚款、曝光不是目的,厉行节约才是其中要义。
正所谓:人情饭局多来往,你方宴罢我登场;但吃尽兴不浪费,少点俩菜又何妨?(评论员 吕善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