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紅雁づ夢ペ飛 于 2013-1-25 16:43 编辑
组工干部是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管人才的人才,是从事党的组织工作的主体,在政治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加强对组工干部培训,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组工干部培训现状与当前组织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培训内容系统性和针对性不强、工学矛盾较为突出、培训的形式和途径较单一、奖惩激励约束机构还不够健全等等一些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达到培训目标,就必须对组工干部培训内容、形式、学制、管理等方面进行科学设置和组织,建立健全组工干部培训保障落实机制,积极探索提高组工干部培训针对性、系统性、实效性的措施和方法。 定位要“准”,增强培训的系统性。开展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要紧紧围绕党的工作大局和我县组织工作中心任务,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培训课程,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时代特色的培训体系,不断提高组工干部的政治鉴别能力、政策运用能力、知人善任能力、组工业务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把握好组工干部的需求调查和群众满意度测评这个切入点,以此作为培训的依据。要设立不同主体班次,结合受训干部的特点和工作性质,开办不同班次,进行分类、分层培训。 内容要“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组工干部是各级干部队伍中一类较为特殊的干部群体。因此,对组工干部的培训,应重点突出针对性,在培训内容上要做到“四组合四加强”。一是结合组工干部的思想状况,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思想政治素质是组工干部的“生命线”,组工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在组工干部的培训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特别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先进理论,必须要组织系统地学习教育。二是结合国际国内局势,加强形势教育。当前,我们正处于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国际国内形势的每一点变化,都对组工干部的思想、行为、工作产生影响、带来冲击。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作为组工干部如果不了解,就会手足无措,应对无力。三是结合组织工作的新要求,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新的形势对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组织工作的落实者和推动者的组工干部,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是做好新时代组织工作的必然要求。因此,在组工干部的培训上,要加强业务培训,使组工干部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四是结合组工干部的特殊身份,加强廉政意识培训。组工干部因其工作性质的原因,在社会上往往被人高看一眼。作为组工干部,如果在廉洁自律上稍有松懈,就会成为一些带有不良企图的人拉关系、套近乎的对象。因此,在培训中,要注重廉政教育,切实加强组工干部的廉政意识的培养,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 形式要“活”,增强培训的实效性。一是在培训时间上要活,培训时间要做到长短结合。在坚持选调组工干部参加中长期脱产培训基础上,坚持举办“短、平、快”式的专题讲座、专家报告会,促使组工干部知识结构的全方位更新。二是培训的方式要活。方法对路,则事半功倍。要创新培训模式,多运用启发式教学、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对策研究等方法,提高组工干部的学习热情。三是培训的方式要活。要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内训与外训相结合的方式,内部轮换岗位与上挂下派锻炼相结合的方式等多种形式对组工干部进行培训。四是培训的手段要活。把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电化教育、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教育等技术手段,突破时空对培训的限制,有效解决工学矛盾。 机制要“新”,增强培训的规范性。一是创新管理机制,健全培训宏观管理制度。对培训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教材、质量等做出科学规划。同时严格纪律,落实组工干部培训工作目标和计划任务。二是创新责任机制。建立领导责任制。按照“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落实”的原则层层明确责任,要把服务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作为检验培训工作的标准,从而确保组工干部培训的进度和效果。三是创新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培训与提拔使用相结合,积极解决组工干部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培训管理模式,对组工干部参学情况严格考核,严格督查,严格奖惩,确保培训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