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是把魏晋风骨显的训诂学者和风水鼻祖,两位是大宋朝掷地有声的文豪墨客,郭璞与苏轼、黄庭坚之间七百余年的时空距离,被小小一洗墨池聚于一隅。本一民间小巷,因了文人的风采,名声大噪于世;区区无名老宅,缘了《尔雅》的光芒,蓬荜顿生光泽。
晋宋的文化盛宴,蒙元的文化断层,洗墨池在历史的长河里静静徜徉。明代开始,墨池书院高位渐筑。从弘治七年知州陈宣建墨池书屋,到清康熙间知州宗思圣改建为书院,再到乾隆十三年知府陈伟重修,道光八年知府程家颋“拓旧基而广之”,墨池书院已具有相当的规模。随着规模与日俱增的,是书院越来越响的名头。宣统二年(1910)改为宜昌府中学堂。
徜徉于墨池巷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格言自然在耳旁回响,在眼前定格,在心间跳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