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之道,是善于发现、发掘、发挥下属的主观能动性。帮企业选好人,用好人。如何用人之长就要看一个管理者的全局观了。以刘君近耳顺之年的人,应该读的书不少,不知刘君有没有看过淮南子道应训?我这里班门弄斧一下,淮南子道应训里面有这么一段记载: 楚国一位名叫子发的将军,平时爱结交有一技之长的人,并把他们招揽到麾下。有个号称“神偷”的人,其人其貌不扬,也被子发待为上宾。当时是连年战乱,群雄竞霸,有一年齐国起兵攻打楚国,子发率军迎敌。交战三次,楚军三次败北。子发旗下不乏智谋之士、勇悍之将,但在强大的齐军面前,谋士无策,悍将无勇,简直无计可施了。 这时神偷向子发请战。当天晚上神偷在夜幕的掩护下,将齐军主帅的睡帐偷了回来。第二天晚上,神偷又去将齐军主帅的枕头偷来。第三天晚上,神偷连齐军主帅头上的发簪子都偷来了,齐军上下听说此事,甚为恐惧,主帅惊骇地对幕僚们说:“如果再不撤退,恐怕子发要派人来取我的人头了。”于是齐军不战而退。一个小偷的作用有时候也能低千军万马。 一个团队总是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人不可能每一方面都出色,但也不可能每一方面都差劲,再差的人总有一方面较他人之长。作为一个管理者,要有容人之量,也许说是容人之智更恰当,对工作认真负责是一个管理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但千万不能夹杂自己的个人喜好,更不能不相信下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工作方式。 但凡公司大大小小的事务,能 提上日程的事情都是一些复杂问题,问题的本质往往为种种假象所掩盖,必须经过仔细鉴别分析才能把握。而解决问题的方案,又往往面临多种选择,每一种选择都可能有自己的道理,必须经过反复论证才能决策。即使已经决定了的问题,在未经实践之前,也很难肯定一定是正确的。因此,无论是对问题作出判断,还是作出决策,都应当耐心听取各种意见,特别是要认真听取少数人的意见和与自己不同的意见。能把团队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当然不是毫无原则的迁就)使之对企业更有奉献精神。如此雅量,才是管理者的胸怀, 人不是十全十美的,所以,容人之量还应当表现在容过。容过并非对下属的过失采取姑息的态度,而是指对人不求全责备,不以小过而掩大德,也不因有过而置之不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欲用无过之才,将永无可用之才。下属有了过失,只要肯于改正,仍应信用如初。一有过失,便置之不用,只能让人心寒如冬。而且人犯错误,也并非全是坏事,倘能正确对待,等于注射防疫针,增强免疫力,以后可以不犯或少犯错误。再说,有过而不见弃,一般人都会由此而生感激图报之情,于公司发展是有利的。 在公司未来的发展中,作为高层管理者,更应该有一个长远的用人战略指导思想,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管理的建立一个科学机制并有效运行。身为公司副总,总经理的参谋和得力助手, 在工作中培养人才,用环境凝集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给予每个人应有的尊重,把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这也是一个成熟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一是要待人以诚。平等待人,坦诚相处,充分尊重人理解人,这样人才就会“士为知己者用”,尽显其才。二要容才之过。所谓人才,只是相对而言,他们也可能因为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不足。管理者应采取科学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容才之过,莫因一错一过掩大才。对人才的关键是用其所长。一个优秀的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一定要善于包容,而不是求全责备,不怕下属“功高震位”,为有才能的下属提供力所能及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这才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所应持有的原则和态度;三是管理者应虚怀若谷,功为人,过为己,敢于承担责任而不是推诿责任,什么是担当?担当就是要在工作面前勇挑重担,敢于负责。担当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精神。目前公司发展处在一个关键时刻,对于公司目前所面临的困境,高层管理更应该在敢于担当上做表率,在工作效果上求完美,在工作方法上求创新,敢于破解难题,善于做好工作,以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带动和鼓舞基层管理和员工,敬业奉献,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这既是企业发展的要求,也是陈总之期盼。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搞好团结,就在工作中做“老好人”,在敢于坚持原则,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承担责任的同时,坚决杜绝相互推诿扯皮、推卸责任,把自己肩上的“猴子”推到他人身上。这是对工作的不负责,对企业发展的不负责,更是对广大员工的不负责,只有敢于担当的管理,才能得到员工的拥护和支持,员工才能自动自发地围绕和团结在你的周围,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管理、参与企业经营。以上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就权当一家之言,仅供刘君参考,欢迎刘君以更深刻、更成熟的理念对我思想上的不足之处作一些具体的指导,以便我也能达到刘君您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