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85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 积分
- 22723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
本帖最后由 木阳 于 2013-2-2 13:29 编辑
历史沉思 齐桓公、曹操和王莽的启示
——也说尊王攘夷和挟天子令诸侯,兼及厚哥
其实读书是背书,又不惟背书,要行文就不是。其实读历史更不是背历史,背历史没有用。
那些夹夹生生背书、背历史的人,总是有书,总是有理,总是有话说,因为他们打通的(该说照搬的)是书是圣人是历史。真理着、正义着呢。
林深数树是个日哄,也就糊弄一下诸如历史、历史人物的话题,弄糊了弄日哄了也不打紧。
齐桓公称霸做老大的代表性事件是“葵丘会盟”。他的旗帜口号是“尊王攘夷”。
他还不是“尊王攘诸侯”。他要说尊王攘诸侯,本身就是僭越。你尊王是有权力,是有话语权;至于攘诸侯,你有权力,你有话语权吗?
——因为那要天子授权。天子授权了吗?
齐桓公当然没有这样蠢。他要会的、要聚合的,是诸侯;要攘的、要教训的,才是四夷。还都是为了天子、为了诸侯呢。
——不然,那叫会盟吗?诸侯会来、天子会来吗?
曹操是世家子弟,熟谙上流社会。他是曹参的后嗣;还是名门望族夏侯氏的血脉,过继的。曹操还是个人才曹操还是个聪明人,他是惜才识才用才的,他不会悖逆人情和历史。他这才有“挟天子令诸侯”之势。
可是人情世故如此,齐桓公“尊王攘夷”做大的都是自己;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曹操“挟天子攘诸侯”,会不是做大自己吗?
所以刘备诸葛、孙权周瑜早看透了他的用心,就是不服。
——终于“挟天子令诸侯”在江南通不过。
——不过曹操在,没有人敢于称帝,敢于叫板汉家皇帝,也是真的。
中间的王莽是另一说了。好了说,“是亲三分顾”,“亲戚为了亲戚好,弟兄要的弟兄无”,是不错的;坏了说,外戚专权,也总是权力改姓,皇权分流的事,常常许多危险。
我想王莽兴利除弊,开源节流,是为了皇帝的,是爱国,是忠诚。可做起来也一定不容易。他,也一定是有攘不动的官,攘不动的州县(其实也是诸侯了)太多。不定,他是为了皇帝;皇帝却还有许多不支持的。
自己这才挺身而出,这才自己说了就算,这才自己敢作敢为——是为王莽篡汉。
(可怜清君侧未必是动君侧一样,反王莽的真的就是扶植了刘邦的子嗣吗?也怕八竿子打不着。虽然也不好说刘秀是野刘。)
那些“尊王”、“挟王”、“顾王”的都有私;那些等而下之的又如何?
比如厚哥口口声声自己所言自己所为是北京声音北京意志,身陷囹圄前的他还说胡老板一定到重庆支持他。怎么样?他北京了吗?他代表国家、代表民族、代表历史了吗?
——厚哥,你做梦吧?那些奸臣不奸臣国贼不国贼的梦,这会到法庭说吧。
我又记取焦大也是为主子的,好奴才啊,忠诚奴才。只是他是拿老主子骂小主子的,是拿大主子骂二主子的,也是落得一嘴马粪。
那么今天的厚弟,甚至是不厚的兄弟,不厚的子孙——还不厚还很浅的,你还有挟天子挟北京攘诸侯攘黑社会攘臣民的份儿吗?
厚哥和不厚哥们记取吧。因为今天正值厚哥受审的日子。
——是为记。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