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528|回复: 5

永远的故园

[复制链接]
来自
河南
精华
92

21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7250

IP属地: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河南省郑州市 2013-2-1 14: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故乡的情结!欣赏好文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南
精华
92

21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7250

IP属地: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河南省郑州市 2013-2-1 14: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青松岭访客到副刊来!{:soso_e163:}
遥祝全家新年快乐幸福安好!祝福朋友的母亲身体健康福寿无疆!请茶

一人一木,安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96

1026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8630
QQ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3-2-1 14: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南
精华
92

21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7250

IP属地: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河南省郑州市 2013-2-2 15: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朋友!请标明是否原创!便于入选!{: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9

主题

43

帖子

13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33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 2013-2-2 20: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木阳 发表于 2013-2-2 15:09
问好朋友!请标明是否原创!便于入选!

是原创,谢谢网友的关注雅阅,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9

主题

43

帖子

13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33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 2013-2-1 08: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木阳 于 2013-2-2 21:39 编辑

                                                                         青松岭访客
     午上的时候,收到二兄发来的短信,邀约春节回乡间老家聚会,我内心猛感到一阵窃喜,因为自母亲前年迁居省城后,我已有两年没回了,只留下世居多年的老屋空荡荡地守望着那片田园,想到不久将要回归久违的故乡,童少生活的点滴情状又浮在眼前。  
     故乡位于湖北省京山县的一片平原向山冈过渡的丘陵地带,村后隔条公路有座水库,叫吴岭水库,终年碧波荡漾,村南不远处有片坡岭,叫区壁山,弥布着满眼随势起伏的卧石浅草,就在这山水的东侧,缀饰出一团绿树环抱的房舍,那就是我们童少温馨的家,屋前,竹林、堰池、菜地井然,远望无际的田畴山影,四时变幻着不同的景色:春的迷离,夏的火热,秋的丰获,冬的寒华,伴度出许多多彩难忘的童年时光。
  我们那时最大的乐趣大约是捉鱼,夏天雨后和初秋稻熟季节,正值鱼虾繁忙时候,沟渠田坎中,到处有游动的野鱼,随便就可捕获颇丰的,装在桶里提走噼啪地响,它们大概以鲫鲤居多,也不乏弓背肉激的翘嘴刁和红眼团身的鳊鲂。菏花凼口的芦苇丛中棋布着几眼水牛躺出的泥坑,每每暑期炎热的中午,我们总喜欢往去刨泥鳅,泥底里接二连三地夹起来,间或也翻腾起滚圆的黑鱼,溅满一脸泥点,沼虾大抵不要了,它们裹在水草间,耐不得烦拾,横行的蟹喜和老实的龟同居,它们的穴是不敢随手触摸的,因为那里时常藏有团头纹身的蛇。
  童年在故乡,家里共九口人,父亲在手工社做工,每天早出晚归,大哥在县城的文工团工作,祖母年迈,家中务农劳力只母亲一个,加上孩子多,总吃不够,但因了长辈们能干,兄妹间的亲热,我们却总能无时不感受到幸福,暮春树草浓绿时,伙同玩伴们上山采蘑菇,我们挎着竹篮,尖叫嘻闹,满山林钻寻,有时就干脆仰面八叉躺地朝天,看白云掩映着的蔚蓝,生发出许多莫名的奇想。隆冬大雪封山的日子,就跟在兄弟们后面上山逐野兔玩,看它们迅捷钻进石缝,俯身看时,却是狗獾,两只眼睛在暗处熠熠放光。
  童年在故乡,每逢春节临近,家里总要自切麻糖,用瓷坛装了过年吃,切麻糖的夜晚,孩子们最高兴了,在旁捞吃使唤,那时祖母也还健朗,她坐在灶膛口添柴把火,母亲在灶台混拌,把烧热化开的糖饴和炒米拌和端出,父亲专在堂室主刀切,他极熟练地将料整平,捶打,夯实,两侧划出断角,中间细切片状,最后还用芝麻和桔皮精制小坛的麻叶。三嘴油灯的黄光映照孩子们幸福快乐的脸,一直到很深的夜里。
  那时候,弟妹们最大的盼望就是大哥的回来,每当这天,全家便过节般高兴,我们从田沟里抓来鱼,从菜地里拔来新鲜蔬菜,洗净焙炒半熟,又从后园林里捡来枯棒,或者干脆攀树摘鸟巢拆柴,架起铁锅炖炉烧煮起来,开饭了,满屋弥散着鱼菜的香气,全家人围坐一起,沉浸在欢会的喜悦中。
  我在十三岁那年,读五年级了,为攻初考,就到学校寄宿,故乡小学是一排红黄砖瓦的房子,四周有松林农田,在这清新自然的环境中,我们快乐健康地成长着,老师严爱,同学们也友善,课内,我们专心听讲,课外,我们尽情玩乐,我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也暗立起人生理想,可惜五年级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小学毕业后,不得不到镇里去读初中。
  我十六岁时,又到县里读高中去了,很少回家,只在节假日,才有机会回去看看,那时故乡还未历改变,一如童少状貌,而祖母却老病了,每次离开,总依依不舍。十九岁起,我又到更远的武昌去读大学了,离家时间更长,只有寒暑假才能在家呆段时间,四年间故乡经历了两次大变化,先是搞多种经营,改稻田为鱼池,荷花凼不见了,童年时代俯视即是的野生鱼们也没有了踪影,后来公路裁弯取直,正从屋后经过,后园树林毁了,叽喳童少的雀鸟也不知飞向何方,而此间又永别了料理幼少的祖母。大学毕业后,我又分配到遥远的京城去,此前后兄妹们也都大学毕业,在省会或南方的都市安了家,我们多次劝说年迈的父母随居城市,但他们仍不愿舍弃那片田园,婉拒了,我们只好遵从,让两个老人相依守望着那片故土庐墓。
  前年父亲死后,在省城早已事业有成的二兄再次劝说孤独的母亲搬到城里,母亲强扭不过,答应了。母亲离开后,两年间,我再也没有回去,但我总难忘怀生养我等的那片故园,有时候夜深人静独处,脑际总浮出许多亲人们的音貌和故乡生活的情形来,也就更增添了我奋斗前行的动力和勇气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木阳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