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落实省市批复,积极开展梅川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2012年11月28日和12月25日,省、黄冈市编办分别对梅川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方案进行批复、批转后,武穴市委、市政府立即行动,迅速部署,具体做到了“12345”。 一、召开了1次动员大会。 2013年1月14日,梅川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在梅川镇影剧院召开。会上宣读了《中共武穴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梅川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武穴市人民政府关于梅川镇人民政府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公告》,梅川镇、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城乡规划局主要负责人作典型表态发言,市委吴书记作重要讲话。大家一致认为,实施梅川镇改革试点,是省委关怀、群众意愿的综合体现,是振兴梅川、发展武穴的迫切需要,是梅川探路、指导全市的重大举措。试点改革工作要准确把握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目标、需求、运行三个导向,把握开放性、创新性、配套性三个特性,处理好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与积极稳妥、依法推进的关系,处理好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处理好改革试点与发展稳定的关系等三个关系,全面落实各项举措,切实做好改梅川镇改革试点的组织保障工作。 二、制发了2个文件。 为了使实施方案更具有操作性和强制性,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制发了《中共武穴市委、武穴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梅川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为了使执法主体更具法律性,以市人民政府名义制发了《武穴市人民政府关于梅川镇人民政府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公告》。 三、明确了3个时间节点。 按照省批复的梅川镇改革试点方案,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12年12月18日至2013年1月14日为动员阶段,主要是学习省里有关改革的文件精神,召开动员大会,部署试点工作;第二阶段,从2013年1月15日到3月20日,为组织实施阶段,其中,春节前,将有关机构、编制、人员调整、配备到位,组织机构框架基本建成,春节后到3月20日,市政府下放的管理权限和事项到位;第三阶段,3月21日到3月31日,进行检查考核,新机制入轨运行。 四、完善了4 项制度。 一是完善了工作专班制度。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设在市编办,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具体负责改革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检查督办。 二是完善了情况反馈制度。梅川镇要每周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反馈改革实施情况,以便市委、市政府及时了解、研究和处理有关问题。 三是完善了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成员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是完善了领导督导制度。市改革领导小组要加强督查和指导,每半月进行一次督办。 五、努力实现5大目标。 一是打造体制优势、政策优势和发展优势等三大优势。 二是打造城镇建设新亮点,城镇化水平名列全省前列。 三是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五项建设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四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百强乡镇。 五是努力将梅川镇建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明和谐的新型城镇,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和武穴市副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