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贵宾
   
- 积分
- 7576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
“不认识我了啊,小时候还抱过你呢?”目前,《亲戚聚会发言大纲》在网上盛传,大家感慨,“回家过个年,回到‘解放前’”。昨天是农历小年,看着身边的人开始收拾行囊准备回家,“恐归族”越来越心神不宁。
抢硬座,只为省点红包钱
快速硬座:历时15小时46分,150多元;动车二等软座:历时7小时39分,300多元。上星期买票时,唐先生硬了硬头皮,抢了张硬座回宜昌,“可以省一个红包钱了。”
三年前,唐先生大学毕业,到苏州一家电子厂打工,月薪3000多元。成了家有了孩子,手头越来越紧,去年下半年,干脆将妻子、孩子送回了老家。唐先生算了笔账:过个年,没个万把块根本拿不下来,家人一人一件衣服,母亲常年患病,年货还指望他回家置办,孩子的奶粉钱,侄儿的压岁钱等,“想想头都是大的。”
大“拷问”,提前酝酿怎应答
工作怎么样?对象找到没?工资拿多少?房子买在哪儿?……很多在职场打拼的人,最怕过年面临亲朋的各种轰炸式的“拷问”。
在网友汪小姐的QQ个性签名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过年回家,亲朋好友问你这问你那,却很少有人问你:过的幸福快乐吗?汪小姐准备2月6日回老家,去年未完成父母下达的“找朋友”任务,目前正在酝酿如何应付父母。
汪小姐老家在长阳农村,目前在武汉一家培训机构当老师。作为家里的独生女,婚姻大事一直是父母和亲朋关心的焦点。每年回家过年,大人总是旁敲侧击,谁家孩子娶媳妇了,哪家和你一样大的姑娘,娃娃都可以打酱油了。汪小姐说,她知道亲朋都是出于关心,可现在在外面工作压力大,条件不成熟根本不敢谈婚论嫁。
谈及春节各种大“拷问”,大家各有各的怕。其中,什么时候结婚?工资怎样?成绩如何?这三个问题最令人头疼。对此,网友支招,“连连称是”、“先发制人”,可堵住长辈的嘴。
HOLD不住,“80后”多“恐归”
“你‘恐归’吗?”在QQ群中对100多个网友进行调查,其中,80后成了“恐归族”主力军。
“卡里没几个钱,都不好意思回去。”秦先生目前在宜昌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月薪两千多元。除去月租、水电和日常开销,基本上属于月光族。马上要回去过年,秦先生查了查银行卡,就剩下刚发的几千元年终奖。回去过个年,请朋友吃个饭,回来后就成了“负翁”。
“工资不高,消费不低,父母期望值大,还要买房买车,我身边不少80后都有这方面的压力。”在文化公司上班的黄女士称,尽管在外面过年花销可能还少些,但是还是要回家,一则怕被亲朋拿来说事,二来父母年纪大了,不回去看看放心不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