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政府今日启动城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16所初中、8所幼儿园划至区级管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宋文豹表示,这是为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所做的体制创新。 根据实施方案,西陵区范围内的9所直属公办初中学校(市三中、四中、五中、九中、十六中、二十二中、二十三中、二十四中、二十五中),划转至西陵区政府管理;将位于伍家岗区范围内的5所直属公办初中学校(市六中、十中、十一中、十四中、十五中),划转至伍家岗区政府管理;将位于宜昌高新区范围内的2所直属公办初中学校(市八中、在建的市十九中)划转至宜昌高新区管委会管理。 将位于西陵区范围内市直部门办的6所公办幼儿园(桃花岭幼儿园、童欣幼儿园、卫生幼儿园、城建幼儿园、基建幼儿园、粮食幼儿园),划转至西陵区政府管理;将位于宜昌高新区范围内的2所公办幼儿园(国姿幼儿园、在建的市幼儿园),划转至宜昌高新区管委会管理。 将猇亭区办高中(市十八中)上收至市级直接管理,市外国语学校仍由市级直接管理。同时,民办教育机构按照学段审批权限,以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实施管理。即只有小学、初中的民办教育机构,按属地管理;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民办教育机构,归市级直接管理。 方案规定,学校划转时,将各校现有在编人员、离退休人员(含享受遗属补助的人员)一并划转。划转后,学校干部人事由市区按规定管理,保持学校人事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干部职级不变、教师待遇不减。 宋文豹说,宜昌过去的教育体制,是小城市的模式。教育、卫生等各种资源主要集中在主城区。人们上班、看病、上学,也都集中在主城区,不仅造成交通拥堵,也给人民群众带来诸多不便。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就要创新社会事业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同时,教育体制改革后,对学校的保障力度将会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