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胡一杨 于 2013-2-9 09:34 编辑
小时候,在樊城百货站住。弟兄俩跟妈妈住在一间冬暖夏凉的平房里,房子北面的窗子紧挨着单位的仓库。因为仓库货物的安全问题,每家的窗户被木板钉死。偏偏窗外的十几亩空地上种的有襄阳花红。那比苹果个头小、模样俊的花红在满族当朝的清代还是朝廷的贡品,有“襄阳花红红,汉江一江满”的谚语。说得是襄阳将成熟的花红通过汉水运到汉口的盛况。少年对花红美味的向往哪能抑制得住?花红枝早已伸到窗头,花红果实早将我们的胃口吊得美美的。一天下午,老妈被通知去开会,弟兄俩在一起合计着智取花红。哥哥拿来钉锤,我搬来小木凳,哥哥小心取下几枚钉子,我移走木板。我俩从窗子的小洞里钻了出去,从窗户上跳下去。没想到遇见玩伴二货、胖子早已捷足先登,潜伏在地里。四人一汇合,跑到离窗子远的地,猴上花红树上,吃了个肚儿圆。这小秘密弟兄俩保守了二十年,到了老妈牙齿掉了,打不动我们的时候,才告诉了她老人家。 到了夏季的时候,檀溪公社的西瓜上市了。那时候,在当下的襄城十字街,还只是一排老百姓的平房,十年后才有鼓楼商场竖起来。现在的二桥那还是檀溪公社种的大片的麦田和鱼塘。老爸单位分了檀溪的西瓜,去打满了一桶井水,将西瓜镇凉后切开,用毛巾盖好,等我们放学回来吃。我们放学后,都戴着红领巾的哥俩牵着手,哼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回家了。书包也顾不上放下,拿起西瓜大口大汗地吃着,那感觉真是爽呀。 后来,哥哥参加了学校的排球队,几年下来,球打得有点棒了,被选进市里的排球队,参加了省少年排球联赛。在武汉的比赛日子里,生活待遇比较好,每天除了三餐美食外,还发上一个苹果。哥哥一个也舍不得吃,就悄悄将苹果留了下来。比赛结束后,已积攒了五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又到街上花几元钱买了一包大中华烟,一起带回襄阳。哥哥的举动给我们全家带来了满屋的欢声笑语。 那时候,襄阳的物资还比较贫乏,但百姓的生活比较悠闲。人们尽量躲避动乱和浩劫带给人们的触痛,用老百姓的智慧、诙谐乐观地过好每一天。虽然家里住着平房、点着煤油灯、吃肉要凭票、吃着粗茶淡饭,但邻里和睦相处,一家有喜全院皆乐。 后来我渐渐长大了,到过襄阳公园用一根绳子系上挂钩在人工河里捞过菱角;到尹集乡下看到过农民房前屋后熟透的柿子,却无人摘走;宜城流水镇的甜美西瓜和农民发自内心的喜悦 板栗、核桃是襄阳南漳、保康山区农民脱贫的希冀。核桃树很高。长熟后,树枝头一颗一颗小小的青皮核桃,像天空中闪闪亮的星星。核桃成熟的时候,路过的司机都看到路边的板栗了,但是没有一个人伸手去采摘,他们都体谅山民一年到头的辛劳。我哥俩的玩伴二货、胖子后来都成了城里的下岗工人,在鼓楼商场附近支摊糖炒板栗,家庭也早已脱贫。人们亲睐板栗炒仔鸡这道菜,差不多在板栗上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去做。襄阳人喜欢在过年的时候,吃上凉爽的布吉,季节打个反差,让心里特别美。 哥哥在年前从湖南拉来二万多斤柑子,由于物美价廉,没到一周就全部脱手了,不仅赚了一万多,而且都送来了每个亲戚一大袋子。 襄阳是个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地。襄阳的土壤、气候适合大多数的水果种植,加上水果品种的改良,襄阳人能够在一年四季里,吃到上百种味道鲜美的水果。襄阳人善良、宽厚、智慧、勤劳,热情,所以襄阳现在发展很快。生活在当下,不谛为襄阳人千年修来的福分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