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正月初三过后,分散在各地的一家人才得以团聚在一起。早就说好了除夕前就回家的,可是因为有的生意忙,舍不得年前最红火的生意;有的因为路途遥远,车票不好买;有的却是因为眷顾岳父母,反倒轻慢了自个儿家。总之,是各有各的原因,才姗姗相聚在一起了。 一年就这么一次大团聚,才得以细细地互相打量着,你瘦了,她倒胖了,谁的小孩子又长高了不少,叽叽喳喳闹个不停。父母亲的高兴是掩饰不住的,扯着对方的手嘘长问短,唠叨得听者都有点不耐烦了。话终于说完了,就到灶塘里生起了浓浓的炊烟,到河边的菜地里去折才抽出来的嫩菜薹,到冰冷的鱼塘里去捕鱼,握着结着冰凌的井把子从井里汲水。炊烟呛得老人直咳嗽,小孩子倒在烟子里绕来绕去自得其乐。 这一年的团圆饭虽然迟了些,倒也还丰盛。十盘大碗都堆得冒尖了,各种乡土菜肴都有,有地道的“沔阳三蒸”,还有湖田里才有的新鲜菜蔬。拈了三拄香,在祖宗牌位前焚着了,表达了无限的敬意和怀祷之后就开席了。早有人把万响的鞭炮挂在树枝桠上点燃了,噼里啪啦的声音在空旷的渔村响起,是对去年的留恋,更是对来年的向往。 这一顿饭吃得老长,虽然大家都知道早就该下席了,可是谁也没有提出,反倒不自觉地尽量拖延着。也许是好久没有吃到家乡饭的缘故,回家的游子们都吃得肚儿圆圆。倒是父母亲在一边劝得多,吃得少。 眼看着天色向晚,还是父母亲狠下心肠叫大家散席。该走的走,该留的留,只等来年再来相聚了。离去的时候就连空气也是那么冰冷,谁也无语,仿佛就连声音也给冻住了似的。最后还是小孩子们打破沉寂,带着哭腔,万般不舍地问:“我们再几时回来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