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邀月听海

元宵情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33

100

主题

1814

帖子

2885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885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3-2-17 12: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邀月听海 于 2013-2-17 12:58 编辑

元宵情
              
                                                                     ——承宏
      老百姓有句俗语:“年小月半大”,元宵节因是正月十五,所以乡下人也叫“月半”,自古以来中国人很看重元宵节,每到过节的夜晚家家户户红灯高挂,夜如白昼。究其原因,可能是元宵节的“元”与团圆的“圆”同音,它更能凸现团团圆圆,红红火火的意思。
      儿时的我总是期盼年后的月半节快一点到来。正月初六,是农家人忙着做月半粑迎候元宵节的时候。村里的石磨开始唱歌了,家家户户或多或少地将上好的粘米和糯米按比例提前泡透,赶在初六这天上磨。随着父亲双手的前推后拉石磨在呼呼地转着圆圈,那乳白色粘浓的米浆伴着吱咯吱咯的推磨声悠悠地流进磨下的脚盆里。小孩子围着石磨高兴的转悠,大人们则一边说笑一边往磨眼里一勺一勺地倒米料,,有时父亲会放下磨担,弓下腰用两个手指捻捻米浆,判断其粗细,然后吩咐掌勺的人每次该往磨眼里进多少米料。母亲会提前准备包布和吊架,等到米料磨完就赶快将米浆倒进布包包裹起来,吊在架上,沥干水第二天便可以揉做月半粑了。那个时代,哪家能做月半粑确实是一件盛大而自豪的事情。村子的上空,快乐随着袅袅炊烟在连绵萦绕,每家的灶膛烧得旺旺的,等到父亲放下烟头,双手在木盆里用力把雪白的沉浆揉搓均匀,我们五兄妹的五双小手便忙碌起来,那洁白的圆圆的米粑就像一张张稚嫩的笑脸整齐地摆在冒着热气的蒸笼里。妈妈在灶头准备一碗上好的酸菜,让我们每人许下一个愿望,然后将自己的希望拌着酸菜一起包进米粑里蒸熟。妈妈说,要是以后谁吃到这个粑他就一定会心想事成。
      月半粑在朦胧的热气中出笼啦!厨房里弥漫着诱人的米粑香味。乡里人蒸月半粑就像杀年猪一般隆重,出笼的小米粑也是要还人礼,送人情的。这个时候是我们小孩最忙最高兴的时刻,我一手捏着软绵绵,热乎乎,香喷喷的米粑往嘴里送,一手还托着盛有五六个小粑的瓷碗赶着往伯叔嫂婶家里跑。那热腾腾的月半粑映着甜甜的笑,氤氲着浓浓的亲情在挨家挨户传送、品尝。该送的送完了,余下的米粑妈妈会摊在簸箕里晾干,再倒进小水缸里用清水泡着,等到元宵节过后再慢慢地将团圆和快乐分解到一年中的每一天。每次放学,我总是喜欢回家捞出几个,用火剪搭在火上将米粑烤得两面黄黄的鼓着小泡,咬一口,香脆柔和,仿佛元宵节的快乐依旧包裹在里面。
     如今,元宵节依在,只是石磨的身影和欢唱却销声匿迹,超市的汤圆虽然溢出粘稠的香甜,但心中的那份元宵情结依然还流连在那洁白而又圆润且飘逸着泥土芬芳的月半米粑上。
                                       作者:湖北省赤壁市杨家岭小学:聂松彬
邮编:43730
2014649_121033018335_2[1].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水晶苑 + 10 + 10 赞一个!
木阳 + 10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