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689|回复: 0

从“禁鞭”到“官俗”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4

主题

113

帖子

310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10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3-2-18 11: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禁鞭”到“官俗”
      农历春节,全国各地吉祥呈瑞,人民欢度佳节。为图吉利,人民往往在团年饭、除夕夜以及走亲访友之际,点起炮仗,以图吉利。商家开门营业之际,更是纷纷燃起烟花炮仗,并美其名曰“讨彩头”。由此带来的直观感受就是:满街硫磺味扑鼻而来。
      但随之而来的现实,不乏残酷。且不论燃放鞭炮所带来的伤情、火情灾难,单论鞭渣鞭屑满街满地的状况,也足够令人揪心的,空气中PM2.5指标更是“爆表”无数。燃鞭,可谓是健康杀手、环境灾难。可以说,在享受烟花炮竹所带来的热闹和喧嚣的同时,我们也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和健康成本。
      禁鞭如否,它时刻拷问着被鞭炮调情的我们的民俗观。在烟花炮仗带来的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灾难中,我们应该吸取的或许不完全是灾难所带来的教训。灾难事件牵扯出的是我们非理性的民俗心理和我们对待民俗的态度。也就是说,民俗缺乏一个准确的尺度,它的尺度应当明晰,并被坚守,以使我们不至于陷入泥淖。
没有绝对好的民俗,也没有绝对坏的民俗,其关键在于传承。好的民俗值得继承和发扬,坏的民俗则应逐步改弦更张。
      和民俗对应的是“官俗”,但好的“官俗”和坏的“官俗”则泾渭分明。和非理性的、坏的“官俗”宣战,我们的优势在于:一方面,这还算是一个敢于革新的年代。我们已经抛弃了很多陈弊,也勇于革新更多。例如,团年饭可以有,但假借团年饭搞公款吃喝则“大棒喝止”;团拜祝贺可以有,但为了团拜而团拜、为了团拜而疏于日常管理则“春雷”亮剑。另一方面,则是民众的呼声。时代在变革,民俗应民众呼声而变,则是应有之义。看如今,党政机关带头“三简一短”、改进作风,正是顺应民声民意。“官俗”的演绎变化,由此带来的直观感受则是:清新政风铺面而来。
      评判官风民俗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民众的意愿。和非理性的官风民俗开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还会有反复,但趋势将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我们深爱脚下这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