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陈贵镇组织“三万”驻村工作组成员、镇村干部为小雷山村山下吴湾22户村民颁发“十星级文明户”奖牌。该镇已在3个试点湾完成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其余265个自然湾也在积极开展。记者 马南山 通讯员 华克清 摄
昨日召开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关于推进“四化同步”发展 进一步增强城乡一体化活力的意见》作为2013年一号文件,再一次将农村工作摆到了重要位置上。会上,大冶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修武对今年的工作做了全面部署,从六大方面全面增强城乡一体化活力。
《意见》中明确指出,2013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精舍,紧紧围绕市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的战略部署,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增强城镇聚集功能,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完善信息服务手段,积极探索“四化同步”发展机制,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
2013年的主要发展目标是,乡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财政总收入增长25%以上,粮食总产值增长2%,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增加值增长6%,农产品加工总产值增长40%,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2.5: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城镇化率达56%。
关键词:镇域经济
2012年,大冶镇域经济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并荣获多项荣誉。今年,大冶将继续完善多产业发展镇域经济的“大冶经验”,大力实施“镇域经济发展倍增计划”。2013年,前三甲继续保持之外,入选全省百强的乡镇在原来的基础上争先进位,同时争取东岳街办、大箕铺镇、金山店镇进入全省百强乡镇行列,使全市有8个以上乡镇财政收入过亿元,进入全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乡镇,镇域经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围绕构建“1+4+N”园区平台的总体思路,力争今年乡镇园区总面积增长10%以上,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683.6亿元,实现税收33.9亿元。
同时实施农产品加工“百亿园区、百亿企业、百亿产业”3个“双百亿”工程,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力争2013年新增5-8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争创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先进县市。
在加快农业发展的同时,政府也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发展,支持联润农副产品国际贸易城、有色物流园、益达物流园、兰天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一体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商贸业态。大冶市已加快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推进一批极具旅游开发潜力和价值的景区(点)建设。
在招商引资方面,《意见》中表示,将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7个以上,投资总额度达到180亿元以上。
关键词:城镇化
今年,大冶坚持“党政主导、农民主体、规划先行、产业支撑、体制创新”的原则,努力打造区域协调发展的承载平台,形成中心镇、小集镇、中心村(农村新社区)多层次互动、全域推进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格局。
届时,按照以市区为核心,以灵乡镇、陈贵镇、还地桥镇等5个中心镇为支撑,以大金线、铁贺线两线为纽带,以20个重点小集镇、100个中心村(新社区)为依托的城镇发展思路和土地、镇区、社区(中心村)、产业“四规合一”的要求编制规划,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当5个中心镇优先建设后,它们将成为接纳农村转移人口的重要平台,20个小集镇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小集镇的商贸功能。
2013年,大冶继续开展城乡一体化试点建设,新增市镇两级城乡一体化试点村20个,达到55个。
关键词:现代农业
据悉,市政府今年继续列支1000万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8.5亿元,完成粮食总产量27.8万吨,油料总产量4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7.2万吨,生猪出栏61万头以上,家禽出笼2570万只以上。
市政府将加大扶持力度,力争2013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0个,达到600个以上。并培育壮大农业品牌,支持农业企业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集中力量培育一批“质量过得硬、牌子叫得响、产品销得畅”的农产品知名品牌,力争2013年新增“灵香”等3-5个农产品品牌获得国家“三品一标”的认证,再创一批湖北品牌、武汉博览会金奖产品。
关键词:惠农民生
水是赖以生存的根本,今年将全面完成九龙、大洪口等34座重点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解决好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启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毛铺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红旗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大箕铺牛皮港治理工程。
从去年年末开始,大冶就启动污水处理厂的筹备建设,据悉,今年将确保建设污水处理厂1-2座,劣质20万元加大农业产地重金属污染普查和监测,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生态文明建设同样重要,预计今年新增人工造林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2.5%以上,建设“绿色大冶”。
心系农民的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加快农村文、教。卫事业发展,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5元提高到10元,农村低保金标准每人每月提高20元。
记者 徐洁 实习生 刘丽
新闻链接
中央一号文件首提鼓励家庭农场
日前发布的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成为现代农业鼓励发展的方向。
根据农业部的解释,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农业部将按照中央要求,着手研究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基本原则和实现途径,开展家庭农场统计工作,指导地方稳步培育家庭农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建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登记办法,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
今年,农业部将抓紧研究探索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推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用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实习记者 程长珠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