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近乡 越是情怯
来源:今日大冶 时间:2013-2-21 9:28:00
春节坐中巴从大冶出发,到达终点站铜山口,有两种方式可以到家,一是租车,一是步行。天气好,我习惯步行,熟悉的港湾浅滩,熟悉的乡间小路,可以让我回家的脚步慢些,再慢些。
近乡情怯,源于游子的惭愧和不安。近些年来,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家乡的事情知道也就越来越少了,张家的大爷去世了,我居然还准备去拜访下;李家的孙子喊我“三爹”,我愣是一下子没想起来他是哪位侄子的孩子。乡亲们可以包容我的无知,我却无法掩饰见面的尴尬。
近乡情怯,源于亲人的笑容和问候。
“回来了,到家喝口茶吧!”
“不了,还赶着去拜年呢。”
“还好吧,好久没看见你了,在外忙着发财吧!”
“还好,混日子,过得去吧。”
每每这样的一问一答之后,就没有更多的话题可聊了。聆听那一声声温馨的问候和面对那一张张真诚的笑脸,我的脸在发烧,回家的脚步总是来去匆匆,我疏远亲人们的时间太长了,而且还在延续。
直到见到翠婶的时候,这份尴尬和不安才渐渐退去。翠婶80岁了,身体尚健,拉我坐在她身边,左看右看,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像,太像了,越来越像你当年的父亲。”虽然时间一分一秒在流失,虽然手机的铃声响个不停,但在翠婶拉不完的家常中,我安心地做一回听众。
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又是那么熟悉。
居住的城市,离家乡不算太远,半天可以来回。从事的职业,有固定的假期,工作忙不过是冠冕堂皇的借口。疏远了家乡,还是源于自身的安逸和惰性作祟。我告诫自己,真的该常回家看看了,感受那份质朴的乡情。
如果连生我养我的土地都懒得涉足,我还能走多远呢?我还能拥有什么呢?
记者 朱世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