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7
版主
   
- 积分
- 5169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 2013-2-28 10: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块砖- 于 2013-2-28 10:15 编辑
他的故事早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过去的年代和过去的人已随同时间消失,在物欲横流的风气里,人心所蔽而失其灵明,良知虽然被金钱代替,但乐做善事,不图回报的大有人在。
常年的风吹日露,他破衣烂衫地行走在沿街乞讨的路程中,几十年的辛酸,使他的肢体残缺思想麻木,当他流浪街头快要奄奄一息时,却相遇了一位慈善人,使他的晚年有了生活的保障。
大冶安养院的斋桌上,老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她们边吃边“阿弥陀佛”地都说自己是福星高照,同时还纷纷称赞王总给她们的晚年带来了安稳,平易近人的王总却谦祥地说是托了佛的福。看着这些老人,我暗自羡慕,也为自己设想了一下晚年的归宿,忽然,我发现斋桌上少了一位老人,问了王总,才知道是送回了河南家乡,“原来是外省的。”我不解地望着王总,于是,王总的弟子小周放下碗筷,向我简略地介绍了这位老人的来龙去脉。
去年的秋天,王总带着弟子去武汉归元寺回访,返程时发现路边有人围观,透过车窗,她看到一个老人躺在地上口吐白沫,善意的本能从心里泛起,阿弥陀佛。司机将车停稳后,她和弟子急忙拨开人群,扶起老人并按住人中,这时她才发现,老人约估70多岁,蓬乱的白发有股难闻的味道,身上褴褛不堪呈污腻,据围观者说,这个“乞丐”在附近逗留了好多天,也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如今的人都比较现实,除了一点施舍外,很少有人去关心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况且还是个奄奄一息的“乞丐”。“人因缘而生,见人生苦,而生同体大悲之心,广行布施之道,阿弥陀佛。”当老人的气色有了好转,她和弟子把老人抬上了车。
佛说:“众生本来皆有佛性,都是来自宇宙中心发出的一滴灵光”,在安养院,王总请来医生为老人诊断医病,请来保洁员为老人清理身子并换上干净的衣服,不算长的时间,呆滞的眼光慢慢地有神了,老人被从未享受过的服侍而感动,无微不至的关心,老人终于吐出的苦衷。
解放前夕,对国民党满腔仇恨的他,随村里的一批年轻人参加了游击队,并很快入了党,在一次剿匪中,游击队和上级失去了联系,激烈的战斗他受到了弹片的击伤,当他醒来时,一个慈祥的老人正在为他擦拭伤口。数月的照顾让他对深山的温暖百感交集,他在山里安了家,做了这个老人的女婿,由于各种原因,他没能和组织接上关系,就这样,几十年过去了,老人和媳妇都先他而去,他和女儿相依为命,生活在这座大山里。
他先后多次找了当地民政部门,想澄清自己过去的身份,可是,没有证人也没有任何证明,谁也不会相信,从中年到老年,从黑发到白发,无数次的上访让他身心疲惫,腿也在行走中受到创伤,饿了讨口饭,困了地当床,年复一年他迷茫了,历次的“伤痕”让他看透了自己,也看透了其他,他突然明白,再也找不回自己的过去了,澄清无果后,他没颜面再回家乡,沿街乞讨不经意地到了武汉,女儿以为他早死了。进了安养院后,大家亲如兄弟姐妹,王总还亲自把他受伤的腿用药水泡洗,并搀扶他四处走到,精心的关怀和医治,使他的身体状况慢慢有了好转,人也快乐多了,在安养院,大家称呼他为“军爷爷”。当一个身在异乡,特别是在安养院静养了一年多的老人,在大家的关爱和照顾下,心里产生了怀念家乡的强烈欲望,王总想方设法联系上了老人的女儿。
冬的寒风让人刺骨,有种温暖恰似阳光,当面包车停在女儿家的门口时,老人流泪满面,无声的感恩通过双手的传递,王总没露声色,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生活费递给老人,非常谦祥地回答:“一切善美尽在佛缘,还是感谢佛吧,阿弥陀佛!”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