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710|回复: 1

[时事评论] 小手艺做成大产业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407

主题

6291

帖子

8303

积分

贵宾

鄂赣军区右倾特派员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303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 2013-2-28 18: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手艺做成大产业———大冶园林古建产业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13-2-28 8:38:00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编者按
  从喷泉假山到城市广场公园,大冶园林古建产业链条不仅越做越长,而且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开辟出了一条产业新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本报从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对此进行深度剖析。
  
  □首席记者 梁坚义 记者 董浩 易木生
  
  “来了,都来了。”26日上午,湖北殷祖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两辆高级大巴停靠在院子前,电子屏翻滚着欢送员工的温馨祝福。
  “蛮合身的。”员工郑传甲帮妻子刘三元穿上工作服,两人深情对视。他们与近百名园林古建员工一起,即将分别踏上奔赴新疆和海南的旅程。
  “你们是大冶园林古建的精英和传承人。大家一路走好!”大巴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启动,湖北殷祖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曹继杰作完简短的动员后,挥手告别。
  大冶因大兴炉冶而名。改革开放后,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精明的大冶人陆续创办出500多家矿山企业,全国10万采矿大军蜂拥而至……
  与此同时,面对穷山恶水,大冶殷祖、刘仁八、大箕铺等山区成千上万的能工巧匠不甘贫穷。他们捡起了祖传的工匠手艺,卷起简单的行囊,怀揣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奔向天南海北……
  “哪里有古建哪里就有大冶人”,从海南群岛到塞北高原,从天府之国到彩云之南,他们从喷泉假山做起,又做到庙堂亭角,再进城市广场公园,用砖瓦、檐橼、陶土、泥坯、木雕、漆绘,一凿一铲地创造出一个个现代古建筑奇迹。大冶园林古建如同大冶劲酒已经闻名全国、蜚声海外。
  “资源的日渐枯竭,大冶何去何从?”进入新世纪,有人发出这样的担忧。就在大冶感叹城市转型之路充满艰辛之时,大冶园林古建弟子们经历多年的市场风雨洗礼,拉起了队伍、改变了观念,学到了本事,赚回了资金,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
  说起大冶园林古建,大冶市规划建设局副局长黄柏林如数家珍。他充满自豪地说,如今,不仅成立了大冶园林古建协会,还成为湖北省十大建筑品牌,夺回了“中国古建之乡”的“国字号”头衔。
  如今,大冶园林古建三级以上有资质的公司就有7家,其中一级资质的有4家,项目遍布全国各地。去年大冶园林古建完成产值22.9亿元,占大冶建筑行业三分之一强,形成了古建设计、古建材料、古建施工的产业链。
  据大冶园林古建协会最新统计,三年间完成各类园林古建项目1520个,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反哺社会资金高达340万元;20多项工程获得国家、省级优良工程;数千名园林古建弟子返乡创业。
  殷祖,殷实之地,祖艺相传。改革开放后,殷祖的泥匠、木匠、漆匠等工匠集结而成,带着附近的刘仁八、金湖、陈贵、大箕铺、金山店等地工匠一起打拼、一起创业。
  殷祖,这个昔日的贫困乡镇,分布全国各地的16家古建企业,3万多名古建弟子,年创产值15亿多元,造就了百万元资产的老板2000多人,千万元资产老板60人,亿元以上资产的有11人。
  大冶殷祖镇党委书记刘维进告诉记者,依托园林古建产业,三年间殷祖镇财政收入翻了三番,引进各类项目16个;邮政储蓄连续多年排名大冶乡镇首位;去年殷祖农民纯收入增幅跻身大冶第一。

鄂赣自治区武宁专区代言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1631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8158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3-3-1 09:49: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以前殷祖记得是蛮差的''想不到转眼间又是一片新局面'顶我大冶人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