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912|回复: 0

[时事评论] 大冶,在百强中争先进位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407

主题

6291

帖子

8303

积分

贵宾

鄂赣军区右倾特派员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303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 2013-2-28 18: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冶,在百强中争先进位


来源:今日大冶 时间:2013-2-28 10:02:00

  2012年12月10日,对于90万大冶人民来说,是让人无比振奋的一天。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在北京发布了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名单,大冶市一举冲进全国百强,位列第97位,在全省县(市)中率先冲进百强。由2005年度的第262位,到2011年度97位,大冶市在七年之间,一跃挺进了165位,以强劲的发展势头领先湖北,领骚中部。
  近年来,大冶市抢抓全国首批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县市、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的机遇,探索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路径,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自1999年进入“湖北省十强县(市)”以来,综合经济实力一直位居全省县市前列。
  回望过去 在全面建设中前进
  让我们把时光拉回到2005年。那一年,大冶市在全国百强县评比中位列262位。那一年,大冶全市地方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114元;财政收入达到8.57亿元。比较数据,我们距离百强是那么遥远。然而,在那一年,大冶却已形成较明显的产业优势:全市初步形成了冶金、建材、食品三大产业集群。劲酒、登峰、新冶等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4.9亿元。华祥水泥、尖峰水泥、新冶特钢、华鑫实业、雨润集团、美岛服饰、武钢集团活性灰等一批投资超亿元的大项目落户大冶。这一年,大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5.6%;规模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9.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6%;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59.9%。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大冶市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大冶县域经济已呈厚积薄发之势。
  2005年、2006年、2007年……时间飞逝,大冶百强的位次从262、216、197、169、156、122,距100近了,更近了!百强之路,大冶一路坚实走来。2011年10月召开的大冶市第五次党代会,特别明确了,未来5年,大冶市将实现三大目标:冲刺全国“百强”县市;争当全省城乡统筹发展排头兵;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在此,响亮地吹响了大冶冲刺百强的号角。而在去年3月召开的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今年的目标是全力冲刺“全国百强县市”。
2011年,大冶15个乡镇(街办、开发区)共完成投资138亿元,占全市的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1亿元,占全市73%;6个乡镇跻身全省百强,4个跻身全省十强,8个财政收入逾亿元。
  这组数字体现了大冶的速度,而大冶速度又造就了大冶模式。它是在现以镇域经济为排头兵,通过改革创新,突破传统藩篱,推动城乡间的合作和融入。曾经“因矿而兴”,也曾面临资源枯竭窘境,通过转型升级“去矿业化”,放开思路承接产业转移,大冶镇域经济浴火重生。在经济增长和生产力提高中实现双方共赢,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正是这个新模式,使大冶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的崛起之路。
  面对现在 不陶醉、不自满、不张扬、不浮夸
  辉煌已产生,未来更值得期待,省委书记李鸿忠深情寄语大冶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黄石市委书记周先旺也勉励“百强”大冶真大再冶更强。
  大冶,如何面对荣誉,保持先进,刻不容缓。
  事实上,大冶市委、市政府从未懈怠,大冶市委、市政府提出,以进为守,全市上下戒骄戒躁、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争先进位。
  2012年12月21日,中国共产党大冶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上首次提出,要紧紧围绕在“百强”道路上争先进位、在“四化同步”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大目标”,全力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体制机制“五大转型”,努力在湖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会议表示,在百强道路上争先进位,始终坚持以经济转型为根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壮大和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为此,大冶研究制定了在“百强”道路上争先进位三年行动方案,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机制五个方面全方位转型,进一步明确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提升精气神,动员全市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力争到2014年,率先使国内生产总值和市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围绕“一年进3位,三年进9位”的目标,到2015年,争取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90强;到“十二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7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是个目标,是大冶人的憧憬,也是行动的指南。2013年大冶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将“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经济转型,奋力在‘百强’中争先进位”放在2013年的主要工作第一位。
  展望未来 争先进位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奋力在百强中争先进位成为今年政府的首要工作。为实现这一目标,促进园区提档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支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等关键词频出。
  大冶市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罗桥街办、陈贵镇、灵乡镇保持全省综合实力前3强乡镇的地位,还地桥镇力争进入前5强,金湖街办力争进入前10强。保安镇力争进入前20强,新增3个乡镇进入全省百强乡镇行列,使全市有8-9个乡镇进入全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乡镇,镇域经济强力支撑市域经济。
  按照构建“1+4+N”园区平台的总体思路,推进城北工业新区建设,扩园5平方公里,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全面建成35平方公里工业新区。灵成工业园要加快扩园修编,在做精做特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中部地区最具特色的特钢模具装备制造基地。其他乡镇园区已初步形成“中部牛仔新都”、“中部钢铁重镇”、“全省机电制造产业基地”等特色经济,以经济开发区的“一轮明月”为中心,以乡镇小区为“满天繁星”的工业布局已然初现规模。
  目前,大冶已有百胜集团、武汉重冶等一批国内外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和知名企业落户。截至目前,大冶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突破10个,过亿元的项目突破100个,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235家。今年的目标是,加快推进有色攀宇工业园、迪峰产业园、金安钢铁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促进项目早投产、早见效。继续围绕四大产业集群开展产业链招商,对接武汉承接产业转移,对口黄石承接项目落地。突出招商重点,围绕大财团、国内外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和产业集群开展招商,努力提高项目的规模和质量。同时加大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坚持做大做强。坚持外商与内商并重,在政策和服务上给予本土企业同等待遇。积极引导涉矿 企业二次创业,实现转型发展。充分发挥和挖掘本土企业优势,实现资本与技术对接、企业与市场对接,全力支持本土企业和地方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大冶招商引资的先决条件,也是大冶市委、市政府打造全省最优投资环境的必经之路。严格落实《大冶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五个零”实施方案》中的“五个零”规定,实行经济发展环境“一票否决”,着力营造开放程度高、商务成本低、社会秩序好的发展环境,努力把服务做到极致、把环境做到一流,提升全市参与全国比拼的竞争力。
  在强化镇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同时,加快与黄石对接融合发展,按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强黄石市域和大冶区域空间布局、道路交通体系、基础设施等规划编制的整体规划与衔接。同时,在产业发展上,实现与黄石的合作共赢。 
  大冶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青铜文化是大冶的灵魂所在。2013年市委、市政府重视文化GDP发展,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成全国一流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5A级景区,建设青铜制品收藏展示中心和制造交易中心;坚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把大冶青铜文化贯穿到经济建设和生态旅游等方方面面。
  为了让百姓享受到“百强”的胜利果实,连日来,大冶干部走基层,转作风,访民意,解民困,让百强“红利”惠及千家万户。经广泛座谈,目前已征集群众建议和意见600多条,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计划的达100余条,部分建议已将纳入政府今年“十件实事”。
  记者 徐洁

鄂赣自治区武宁专区代言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