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文化产业方兴未艾 现有文化经营户342家 从业人员近万人
来源:今日大冶 时间:2013-2-28 9:42:00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大冶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将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又一潜力股。近几年来,我市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
大冶市的文化产业项目主要有园林古建、休闲娱乐、音像制品、网络服务、图书报刊、艺术培训、印刷出版、民间工艺品、青铜制品、文化旅游、龙狮表演等门类。全市现有各类文化经营户342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其中,休闲娱乐场所46家、音像制品店38家、书报刊经营38家、工艺美术品店10家、网吧88家、软件经营单位15家、印刷经营40家、青铜制品公司3家、民间工艺品9家、艺术教育与培训12家。各类经营户中,乡镇和农村的有91家,占总量的20%。经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生产总值达2.2亿元,约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
近年来,文化部门的产业意识明显增强,各单位依托行业特色和优势,积极开发文化产业,对促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艺术生产力,增强文化单位活力起到了积极作用。文化部门自身文化产业主要有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旅游开发,市文化馆、图书馆、业余体校开办的少儿艺术特长培训班,市艺术剧院引进资源举办的大型商业演 出,市新华书店的图书发行。其中新华书店年图书发行额1700万左右,遗址旅游收入100万左右,各类少儿艺术培训收入近100万。
根据文化产业的经营内容、服务对象、经营规模等属性,可将我市的文化产业分为五类。一是以提供文化娱乐休闲服务为主的经营户,主要有书店、音像制品店、网吧、电子游戏室、卡拉OK室、舞厅、棋牌室等,这类产业的特点是个体数量大,分布广,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投资小、规模小,科技含量低,附加值 低,发展空间不大;二是文体部门自身的产业经营,如图书馆、文化馆、体校举办的少儿特色教育、艺术剧院的剧场演出等,其特点是依托自身的行业优势和资源,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由文化部门自身经营,投入有限,动力和压力不足,发展速度慢,市场开发潜力小;三是以一定的技术和文化特色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企业,如石开工艺、铜都雕塑院、殷祖园林古建、地质博物馆、陈贵舞龙舞狮等,其特点是投资大,实力雄厚,市场广阔,产值大,发展潜力大;四是以家庭为主要单位以手工生产为主的民间工艺制品,如石雕、木雕、根雕、布雕等,其特点是以手工生产为主,生产经营相对分散,有一定技术含量,生产效率低,难以形成大气候;五是相对广义的文化产业,主要有旅游业,只有突出文化特色,以文化资源为依托的文化旅游,才能促进其发展的产业,其特点是附加值高,利润空间大,挖掘潜力大,但前期投入大,建设周期长。
记者 李雯
发展文化教育重在落实
市政协主席 胡志国
不管做什么事要做好,比如在文化问题上,文化进社区怎么进,学校文化怎么开展。一些学校都不搞琴棋书画,想学钢琴没地方学,想学书法、绘画又没有,这些小孩出来后就是“跛腿”,不是全面发展,社会实践能力不高。
大冶政协主席胡志国说,跟一些校长沟通过,大冶的学生600多分出去,不如上海和北京一些500多分的学生,而这些500多分的学生学习很轻松。但是我们大冶600多分的学生,都已经全力挖掘出来,出社会后却发现社会实践能力没有这些500多分的学生强。这是教育没有做到均衡发展,教育的差异性。
“在全面发展的问题上我们政协要重视,包括文化进农村和社区。”胡志国说,政协不能说空话要做实事,政协委员曹祥金出钱为农村老百姓搞文艺节目,而这些节目都是很普通的节目,而老百姓们看了这些节目都非常高兴,老百姓们把现场围的水泄不通,“看到这场面我很高兴,要是每个农村都有这么活跃的话,能把党的政策传达给最基层的老百姓们。” 全民健身 靠制度形成习惯
市政协委员 荣辉 “竞技体育搞得再好,都不如群众体育工作重要。”昨日,市文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荣辉在发言时说,近年来,我市的体育工作成绩不错,但是,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要全面发展,群众体育工作更重要。
荣辉说,党的十八大报告专门提到了体育,要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群众体育放在竞技体育前面。这次两会,市政府 工作报告也提到了体育,但对群众体育的认识还不够。
“现在的人动不动就这病那病的,所以说要治病得先防病。怎么防?全民健身!”荣辉说,群众体育投入少、作用大,就好比以前的广播体操吧,几个简单的动作就可以锻炼全身,当然关键是如何坚持。“我计划将广播体操纳入单位整体考核,靠制度形成健身习惯。”荣辉表示,每天上班之前大家动动手、扭扭腰花不了多少时间,别看这一小步,可是健康一大步啊。
但全民健身总需要场地的,早就听说大冶要建体育公园,可一年多过去了,连影都瞄不到!对此,荣辉满脸无奈,前年市里已经规划新建体育休闲公园,劲牌也出资了一个亿,这本就是一件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可现在迟迟未建,不光大伙头疼他也很头疼。 建设文化产业园 发挥文化产业集群效应
市政协委员 张晓晖 在文化产业的规划方面,大冶市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一个清晰、明确的发展规划,理论研究滞后。目前,文化产业投资基本是民间个人资本,大型工商企业也很少介入,引进市外资金也很有限,政府在开发文化资源、宣传推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比较少,大部分个体性质文化经营单位要扩大规模很难,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如大冶铜都雕塑院,曾因为扩建厂房,资金周转失灵,生产无法正常进行。佛圣堂雕塑工艺公司也曾因为资金问题,有些工艺品项目,多年以来迟迟不能实施。
建议成立大冶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一是发扬优势,打造龙头,开发保护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以申遗为目标,以建设遗址公园为内容,以特色和内涵取胜,带动文化产业整体发展。二是建议召集文化企业负责人、一线工作人员、专业文化工作者广泛征求意见,与高等院校或著名的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制定科学可行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三是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文化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在允许的权限范围内,适当扩大财政资金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对重点扶植的行业应适当减免税收。四是建设大冶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议建设“大冶市文化产业园区”,发挥文化产业集群集聚效应,这是国内外的成功做法和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我市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已有的雏形基础在园区内设立传统文化艺术园区、石雕工艺园区、青铜制品工艺园区、木雕布雕工艺园区等。 繁荣基层文化 促进社会稳定
市政协委员 舒君
我市没有体育馆、科技馆、少年宫等活动场所,青少年参与文化活动非常有限,而且很多群众认为文化是“贵族”活动,青年人倾向于网络文化、酒吧文化,一些企业管理者追求经济利益,往往忽视企业文化的培植。
在文化传承上延续性差,保安石雕、果城里印子粑、大箕铺古民居、灵乡牌子锣、殷祖园林古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多年来,这些遗产有的因保护不力而被破坏,有的因后继乏人而消亡。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血脉,我认为要发挥文化的教育作用,逐步提高青少年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培养青少年的文化兴趣,净化青少年文化环境是我市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基层文化的投入,建立长效机制,同时,拿出一定数量的基层文化建设补助资金,列入部门预算。
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能动性,加强文化艺术研究,为打造地方文化精品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各级政府要倾听基层文化呼声,重视文化群体利益,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建议将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逐年投入,逐年完善,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记者 李雯 马南山 王悠 文
记者 殷乐源 朱昶俊 马南山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