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前,全市上下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热潮,为提前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值此 2013年大冶市“两会”召开之际,大冶市乡镇(场、街办)的党委书记、镇长就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抢抓机遇发展镇域经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构想。
抓好项目建设 推进城乡统筹
2013年,金山店镇将以富民强镇总揽全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产业科学发展,综治稳定更加巩固,民生保障全面加强,社会事业整体进步,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继续追加投入2000万元,启动新楼工业园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征地300亩,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签约项目催建力度,健全完善项目协调服务机制。加大对武钢金山店铁矿、李万隆铁矿、正明铝业等本镇纳税大户企业、规模以上企业的支持、服务力度,帮助其扩大生产规模,拉动经济发展。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机耕、机整、机播和机收作业率,积极引进农业新品种,提高农业效益。加快农业招商步伐,重点围绕农业基地建设、农副产品深加工、休闲观光农业等项目开展农业招商工作。
加大城乡统筹力度。重点抓好金山花园、金山商贸城等一批精品工程建设,提升镇区功能和品位。筹资1500万元兴建金山店镇群众服务中心。完成灵金线和长茗线金山店段建设,加强村组公路养护和管理,实施重点路段和重点线路的改扩建工程,完成乡村公路建设里程13公里。完成伏三地质灾害区、张敬简地质灾害区、罗同仁地质灾害区村民整体搬迁工程。加快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工作和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完成400亩工矿废弃地复垦整理项目。
大冶市委常委、金山店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陈荷泉
抢抓机遇 竞进提质
2013 年,还地桥将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由蓄势待发转为全面发力,大力实施“镇域经济发展倍增计划”,充分发挥对接大武汉的“桥头堡”作用,力争实现年底进入全省五强乡镇的奋斗目标。
在新型工业化方面,依托工矿废弃地综合开发试验区引进大型物流、包装项目,打造国际包装产业园;依托金桥工业区,以秀山光电信息产业科技园为龙头,承接武汉产业延伸转移,打造全省机电制造产业基地、光谷腹地。
在农业现代化方面,抢抓黄石、大冶两条光谷线全面启动的机遇,以龙垚红色旅游产业园、泰国正大集团、湖北川丰科技和热带植物驯化基地建设为重点,沿还黄线、还曙线打造旅游休闭观光体验、水产科学研发养殖加工出口、苗木花卉生态走廊,打造武汉“后花园”。
在新型城镇化方面,按照“镇区城市化、集镇城镇化、中心村集体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城市新区、新畈、马石、秀山、土库和铁贺线、还黄线、还曙线等城乡一体化、就地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实现均衡发展,竞进提质,打造黄石西部新城。同时,通过对接武汉光谷大道的两条快速路的建设,进一步拉开城镇格局,优化功能配置,加快城镇第三产业发展,提高我镇整体形象和综合承载能力。
还地桥镇党委书记
人大主席曹华
争创“全省百强” 抓好园区建设
2013年,我镇致力于打造“大冶副中心”、争创“全省百强镇”。其中,坚持多业并进,实现园区建设大突破,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中之重。
全面建设隆成台商工业园。按照设计要求,迅速启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开手脚,今年力争完成投资3000万元,提供可用地600亩,扩园到1000亩。加快园区规划设计,扩大对外影响,力争申报省管园区。
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积极开展乡情招商、定向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瞄准大项目、新项目,引进轻工业、高新业,确保再造一个新产业群和一条新产业链。加快隆成童车等在建项目进展,确保隆成童车6月份竣工投产。
深入巩固传统资源产业。进一步整合冯家山、富家山、大志山、东角山四大矿产资源板块,加大矿产资源征管力度。支持申兴粉体项目扩能增产提质,确保德诚硅灰石精深加工项目开工建设。扶持宏力铸造和重型精控、长丰商混、龙鹏包装等建成项目顺利生产。
积极培植第三产业发展。支持鑫东生态餐厅、熊家洲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抓好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鼓励水南湾古民居、曹家晚红色村、东角山风景区等发展休闲旅游业,支持八流、石家晚等沿山村发展农耕体验型生态庄园。
强力优化服务环境。全镇上下要着力打造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高效务实的服务环境、安定和谐的治安环境、吐故纳新的招商环境和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真正形成重商、亲商、爱商、悦商、暖商、敬商、懂商的良好氛围。
大箕铺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梅向阳
做好五件大事 发展镇域经济
2013年,殷祖镇抢抓机遇,不断突破资金、用地、环境三大发展障碍,充分发扬不怕穷、不怕难、不怕苦的“三不怕”精神,克难攻坚,奋力拼搏,锐意进取,凝心聚力,努力推进镇域经济新一轮大发展。
重点跟踪建设好投资5亿元的董口风景区漂流、投资2.2亿元的湖北宏力铸造和投资10亿的元宜兴古建产业群三大项目,实现项目和固定资产投入翻番,着力培育新型建材、机械制造、旅游开发、针织服装、现代农业、环保科技六大产业,形成强大的产业经济体系,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园区二期扩园1000亩工作,实现2013年园区规模翻番。狠抓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夯实园区发展基础;培育园区内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生态农业、环保科技、针织服装等主导产业,提高园区竞争资本;做强园区内民传古建、宜新建陶等骨干企业,打造园区项目牛首。
2013年,我们着重做五件事:完善工业园一期基础设施,完成工业园二期工程的征地和土地平整工作,建设全省新型建材工业大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新型古建材料项目,形成古建材料产业群,为打造新型古建材料第一镇构筑坚实的项目载体。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园区内四家在建企业在新的一年顺利投产,为打造新型古建材料第一镇注入强大的经济动力。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殷祖古建,并依托镇区发展规划,建设“殷祖古建风情一条街”和“殷祖古建别墅群”。加大旅游业发展,发挥一业带动多业发展、一花引来百花开的效应,努力建设美丽殷祖。
殷祖镇党委书记
人大主席 刘维进
冲刺全省十强 打造实力金湖
2013年,金湖街办围绕“一带四园”,突出钢铁产业强势,打造全国中部钢铁重镇,财政收入达到5亿元,力争综合实力跻身全省乡镇(街办)十强行列。
钢铁是金湖的传统产业,也是大冶激发内生动力,打造多极支撑的重要支点之一。今年,我们将在新冶二期战区,继续追加投入,扩征新区土地,满足企业扩能改造需要。在金安钢铁战区,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资金难题,加快征地拆迁步伐,确保如期交付2000多亩土地。同时,在招大引强选优方面,配套跟进新型建材等钢铁下游企业,推动钢铁产业集群发展。
以大金省道金湖段为经济带,构建钢铁、物流、花木、循环经济“四大”产业园区,形成“钢铁领跑、多业竞进”发展格局,重点打造生态型、环保型、科技型钢铁工业园,申报省级工业园。2013年3月,启动森禾花木基地二期1500亩土地流转;6月,完成钢铁工业园2500多亩项目用地征收任务;10月,完成联润物流园200万方土地平整任务;12月,拉开栖儒桥循环经济园“三纵五横”框架,完善水电路气管网等配套设施。
凝聚正能量,加强加快项目建设。2013年,我们在建的项目总投资达到80多亿元,其中仅金安钢铁、新冶二期、联润物流、森禾花木等四个亿元项目累计投资达到73亿元。为保障这些项目的投资强度,我们推行“服务零距离、建设零障碍”模式,盯紧每个环节,第一时间排除人为障碍,第一时间协调好项目方与当地群众的利益关系。同时,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做到“三个一律”,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金湖街办党委书记 袁致力
创建生态旅游示范镇
2013年,我镇要充分发挥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和底蕴深厚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加大旅游招商和农业产业化招商,发展休闲旅游、现代农业等产业。
强生态招大商,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依托龙凤山、金盆山、云台山“三山”,邹清水库、双港口水库“两水”,红三军团建军纪念馆“一馆”,引进湖北劲能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投资4.8亿元建设4A级金盆山生态旅游风景区,建设老子休闲文化村,挖掘红三军团建军史、抗日英雄战斗史,建设红色文化一条街。建设云台山千亩樱花谷,紫云山庄苗木花卉等一批休闲旅游项目,打造“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旅游服务体系。
强特色建园区,加快现代农业蓬勃发展。认真抓好富农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田间超市、生态餐厅、副产品加工厂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成集特色种植、特色养植、生态旅游、娱乐餐饮、农副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大力引进祥明生态农业、余胜雪花肥牛养殖等一批重点农业项目,重点培育“黑寿星”、“毛铺金柯”等农产品知名品牌,提升自身发展优势,构建循环产业链条。
强生态优环境,筑牢旅游持续发展基石。按照“一个中心(镇区),两个小集镇(八角亭村、陈如海)和一批中心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推进“美丽刘仁八”建设。抓好天然林、重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加快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建设,力争植树造林2万亩。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
刘仁八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杨早容
保持湖北领先 争创全国千强
2013年,我镇将着力打造牛仔纺织服装、畜禽养殖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矿业及其延伸加工三大百亿产业,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继续保持全省乡镇领先地位,进入全国千强镇行列。
拓展大平台。加快陈贵纺织服装新区、雨润食品工业园建设,力争园区新增面积1000亩。着力搭建新的发展平台,按照规划面积不低于3平方公里的标准,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新建陈贵高新技术产业园。力争新园区3月份完成规划,5月份正式动工建设。
突出大招商。围绕优势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招商,力争在招进国内外500强、行业50强、上市公司实现新突破,确保完成新签约、新开工项目16个以上,其中亿元项目不少于10个,投产项目不少于10个,合同引资额达到40亿元以上。
培植大产业。实施“百亿产业提升工程”,做大做强牛仔纺织服装、畜禽养殖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矿业及其延伸加工三大百亿产业集群;实施“规模企业培育工程”,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实施“新兴企业培育工程”,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园,引进高科技产业,为陈贵发展增添新的发展后劲。
产城大融合。不断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展融资渠道,以政府投入撬动民间资本,加快园区和村镇建设,促进镇园一体、产城融合。力争2013年政府投入超2亿元,通过以奖代补,撬动民资20亿元以上,城镇化率新增3个百分点以上。
改善大民生。全面推进生态文明镇建设,继续加大投入,实施一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进和提升全镇人民福祉。
陈贵镇党委书记
人大主席 肖绪华
推进“三大战略” 提升古镇活力
2013年,我镇将以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建设为指引,强力推进“三大战略”的实施来确保目标的实现。
大力推进工业强镇战略。积极培育、引进一批增后劲、促转型、管长远的大项目,做大总量,调优结构。重点围绕建设工业新城、打造百亿园区的目标,抢抓与深圳年盛电子等配套企业对接的机遇,突出发展电子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产业水平。
大力实施强农富民战略。加大资金投入,培育壮大福建嘉叶现代农业开发、鹏泽水产品公司等龙头企业,全力打造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培育壮大水产养殖、特色禽畜、优质林果、无公害蔬菜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5大优势特色产业板块。新建一批生态型、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基地。着力培育一批有规模、有品牌、有市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对农民的带动能力。
大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大力推进西进北拓,进一步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加快形成“三纵六横”的发展格局。按照打造“1+8城市圈卫星城”、“武汉后花园”的发展定位,大力推进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重点抓好镇区“穿衣戴帽”、樊湖大道景观绿化建设、城市防洪、标准化污水处理厂等工程建设。探索城市信息化、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城镇管理体制,培育现代城镇文化,打造安全有序、舒适宜居的城镇环境。
保安镇党委书记
人大主席 柯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