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的绝配 文/王社珍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和诸葛太太黄阿丑,诸葛亮仪态萧洒,满腹经纶,黄阿丑也是知天文通地理,文韬武略,IQ、EQ都如现今的GDP,那叫一个高。虽说阿丑有点丑,但你能说这婚姻不是绝配?
我爸和我妈就是这样的绝配。
我爸是文革前的大学生,举手投足间透着斯文儒雅。我爸的长相,怎么说呢,一个字“帅”。但用这么简单的一个字来描述我爸那优良质地,简陋了点,怎么感觉汉语这么匮乏呢。
我妈没上过大学,生不逢时啊,一场“文革”把她这“优秀人才”的大学梦给革掉了。我妈上中学时是班里的尖子生,课堂上回答问题简明扼要言简意赅,每每还没回答完,老师已在黑板上写上“五分”。我妈常拿中学时代的“灿烂”向我们“炫耀”,之后叹息,如果不是“文革”……
我爸就是有诸葛亮的眼光,在媒婆踏破门槛,一览众山小的大好形势下,独独看中了长相不很出众的农村姑娘我妈,看准了我妈是绩优股。
我妈自从嫁给我爸,她那“怀才不遇”之才,就有了用武之地。
说也是,我爸在那么大一单位里也是拍板板定调调的主,可一回到家里什么“调调”也唱不出来,成了一吃粮不问事的闲人。每月发了工资,不用妈问就主动缴给我妈,我妈会大度地抽出五元(那时我爸一月工资才30元)给我爸:“这个月的烟钱。省着点抽,花钱是小事,身体可是大事。”我爸把钱上缴了,还喜滋滋地幸福着呢。
就拿我哥结婚这大事,都是我妈一手操办,运作得有理有序,我爸乐得逍遥。我姑姑看不下了,说我爸:“这么大事,你也不问问?”
我爸笑笑说:“谁让你弟媳妇有王熙凤的本事呢?”
我妈这村姑就能hold住吃皇粮的我爸。我爸走路的姿势都要管,只要我爸走路时耷肩被我妈瞅见,我妈伸手照我爸后背“啪”一下,我爸一路都会挺胸抬头笔直笔直地。我爸哪件上衣搭配哪条裤子,配什么鞋子,都得我妈说了算,我爸从不敢乱搭,如果自己乱搭,我妈会唠叨一天直到我爸低头认错。为此每天早上我妈把我爸的衣服整整齐齐码在床头,把我爸培养得整齐利落。我跟妈开玩笑:“你就不怕我爸生出点什么小心思?”
我妈还没接话,我爸立马“郑重”宣布:“谁要生那小心思,我就跟他没完,呵呵”
我家刚搬到市里整理旧物件时,发现一黑白旧照片,照片上一漂亮姑娘,两条长长的辫子搭在两肩,大大的眼睛,甜甜的微笑,我惊呼:“银环!银环!”
“这是谁呀?”我问妈。
“问你爸去。”我妈说。
原来是我爸的初恋。我悠悠地说:“如果我爸娶了这美女,我随便一长就是范冰冰。”
我妈瞪我一眼:“你爸娶了人家,还能有你? 小白眼狼,不感激我,倒嫌我丑了。你们兄妹个个大学生,还不都是传承了我这高智商基因。”关键时刻我妈总能“扬已所长”。
原来这照片是我妈给我爸收藏起来的,看我妈这海一样的心胸,还是我爸有眼光吧。
婚姻没有定律可循,没有公式可套,也许在外人看来,我爸娶我妈,是我爸亏大了,但是内里的幸福外人又怎能知道。
人都说婚姻讲门当户对,但门当户对不如老爸老妈这“绝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