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老糊涂仙 于 2013-3-7 10:38 编辑
追忆建国以来的一次文化盛会
一排左起.石家富、王为熊[省文化局]、方家清、王太刚[省文化局]、龚发达、罗中流
二排右起.胡铁树、柏中祥、汪爱枝、刘国荣、费保喜、丁如英
三排左起.胡新中、梁德富、罗民全、李青云、周仕炳、周济洋[省文化局]
四排右起.楚厚生、聂世敏、余金炳、王功臣、汪涛、吕克克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我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图书馆系统的代表,光荣地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一次盛况空前的文化盛会,当时正值隆冬季节,但会内会外,处处生机勃勃,洋溢着春天的气息,真可谓不是春光胜似春光。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我深受教育和鼓舞,也觉得干文化工作是大有作为的。这次盛会虽已过去三十余年,但当时会议的此情 此景使我难以忘怀。
热情的接待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八日,沔阳县文化战线热闹非凡,文化局组织花鼓剧团乐队,欢送我到北京出席文化部召开的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工作表彰会。欢送会上朱定华局长的讲话,同行们的寄托,我沉浸在深深的思索中。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就是要面向基层,面向农民,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好务,这才是我们一个基层文化工作者的追求所在。鼓乐声声送我行,我很快到了武汉,在省文化局的精心安排下,我和全省21名代表在宾馆住了一夜之后,就乘上火车北上,于21日中午到达北京火车站。北京火车站那么雄伟壮观,人山人海的,那天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文化部的会议接待车,彬彬有礼的大会服务员向我们招手示意:“你们是从湖北来的吧?一路辛苦了。”我们的领队湖北省文化局副局长王太刚、文化处处长王为熊,以及周济洋同志(现为湖北省图书馆学会会长)及21名代表很快上了文化部的接待车。接待车穿越雄伟的天安门广场,经过长安街,我们很快到了甘家口京西宾馆大会住所。当我们走进宾馆时,鲜花遍地,香气扑鼻,暖流入身,我们的代表们心潮上激起了感动的浪花,尤其是在我们脑海里泛起浮想的波澜,心情兴奋而不能自己。我们所住的宾馆之高雅(据说是中央首长住过的地方)服务之优良(服务员都是通过专门培训了的),堪称一流,于是,我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了一首打油诗:
住的高档房,睡的沙发床,
暖流入心房,你说洋不洋?
空前的盛会
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工作表彰大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都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出席那次会议的共有504人,人数之多;代表都来自基层,一直延伸到大队文化室,范围之广;会议期间散发了200多份先进材料,共218名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在分组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和体会,有29人在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应邀参加大会的3名地委、县委负责人在大会上介绍了他们领导农村文化艺术工作的经验,经验之丰富;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农民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羊城晚报》等30多家新闻单位到会采访,宣传攻势之强烈;出席那次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国务院副总理万里、杨静仁以及有关部委领导,领导之重视。因此说,那次会议是一次盛况空前的会议。
那次会议重点突出了一个“农”字,这是因为我们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习仲勋同志在讲话中说:“开大会表彰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建国以来这是第一次,农村文化艺术工作者把银幕搬到农民家门口,把图书送到农民手中,给八亿农民送去了精神食粮,送去了文化、艺术、科学知识,你们是八亿农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使节。”万里同志也在一次讲话中这样提到:“满足农民对文化、艺术、科学知识的要求,这是把农民引导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轨道上去,振兴中国农业的重要方面。”中央首长的讲话,给代表们以莫大的鞭策和鼓舞。
大会期间,召开了好几次小组会议和专题会议。山东省平度县文化馆副馆长、影片《喜盈门》的编剧辛显令、我省鄂城县华容文化站站长吕克克等许多先进事迹,我都认真学习,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为什么这样做?总觉得好像有一种本能的责任感驱使我对每一篇先进材料都想读一读。每读一篇,总使我赞叹不已,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同时也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并暗暗立下宏愿:服务农民写春秋,俯首甘为孺子牛。
心向中南海
出席那次表彰大会的代表,有不少的人是第一次来到祖国的首都。开好会议,把中央的精神
和外地的经验带回去,这是一致的想法。除此之外,谁不想去毛主席纪念堂、中南海看看呢?谁不想登上八达岭,领略一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韵味呢?还有那名扬四海、驰名中外的地下宫殿、颐和园、人民大会堂...
一切都如愿以偿。代表们感激地说:“我们想到的都办了,没有想到了也办了。”这里回忆的只是众多活动中的一项。
那年的十二月二十六日,是毛主席八十七周年诞辰。清晨,我们身着整洁的服装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的遗容。代表们满情深情的说:“毛主席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大救星,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们的一切。盼望见到毛主席这是我们的宿愿,遗憾的是他老人家在世时我们未有见到。今天瞻仰毛主席的遗容,精神上是一个很大的安慰。今后,我们要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更勤奋的工作,为活跃农村群众文化做出新贡献。”
我们从毛主席纪念堂出来,不一会就来到了中南海,参观了毛主席的故居。中南海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所在地,是毛主席长期工作和居住过的地方,令人心驰神往。大家来到这里,慢步在水榭亭台之间,相机咔嚓,笑语喧哗。心里充满了自豪和感激之情。参观之后,许多代表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们听说过中南海,可从来不敢奢望进中南海。今天,多亏中央的政策好,体会群众的心情,我们要永远心向中南海。”
盛大茶话会
为祝贺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评奖大会胜利闭幕,迎接一九八二年元旦,文化部、民委、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于元月四日晚,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共同举办了盛大茶话会。
晚七时,党和国家领导人王震、乌兰夫、赛福鼎、谷牧、姚依林、胡厥文、班禅额尔德尼·却坚赞、薄一波、杨静仁、刘澜涛、董其武等步入宴会厅,出席茶话会,当这些领导一走进宴会厅时,厅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出席茶会的还有文化部、民委、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的负责人以及首都文艺界的知名人士总共二千三百余人。
文化部代部长周巍峙主持茶话会。他说,参加表彰大会的代表大都来自基层,有的来自公社和大队,许多同志是第一次来到祖国首都。代表们、作家们都很希望有机会和首都文化界的同志们在一起畅谈自己的创作思想、工作的新鲜经验,有的还渴望看到首都的艺术家的精彩表演,代表们、作家们也愿意用自己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激动的心情,为此我们组织了这一次热情洋溢的座谈和联欢活动,并准备了一点文艺节目,大家在一起欢欢快快地迎接一九八二年新年,共同祝愿我们的创作和工作胜似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更上一层楼,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绩。周部长那亲切、和谐的话语,至今仿佛还回响在我的耳旁。
茶话会上,充满欢乐轻快的气氛。舞台上,胡松华、李谷一等首都著名艺术家表演着精湛的节目;台下,大家亲切交谈,相互问候。有的首长向代表问寒问暖,有的代表找首长、著名作家、表演家签名留念,还有的代表拿着照相机在贵宾席前,拍下了不少珍贵镜头。
晚九点,在李谷一演唱的欢快的《迎宾曲》中茶话会结束了。我们随着人流回到了自己的坐车,大家仍然沉浸在联欢会的欢乐里。有的端详首长的签名,有的在思考领导的讲话。尤其是这次茶话会使我终身难忘的是:我们见到了10多位国家领导人,党、政府和人民给了我们崇高的礼遇。
返汉的日子
一九八二年元月七日,我省出席全国农村文化艺术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21名代表从首都载誉归来。省委宣传部吕庆庚部长、省文化局韩光表局长、邢西彬、徐春林、张空凌、舒志超副局长,省委宣传部文艺处、省文化局各处室负责人,省直群众文化、电影、图书、艺术表演团体等单位负责人,在汉新闻代表,共计四十余人在武昌火车站热烈迎接我们。
元月八日上午,省委书记陈丕显,省长韩宁夫在洪山宾馆接见了我们。参加接见的还有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焦德秀,副部长陈扶生、白林等领导。省委领导在听取了赴京代表的汇报后,很高兴。省委书陈丕显,省长韩宁夫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他勉励我们要正确对待成绩和荣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进一步搞好本职工作,为繁荣群众文化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会见结束后,省委负责同志和我们合影留念。
元月八日下午,省文化局召开欢迎大会。省文化局机关全体干部、省直各文化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在汉新闻单位记者共三百余人参加。韩光表局长首先致欢迎词,然后由我省代表团领队向大会一一介绍代表们的主要先事迹,并传达了北京开会盛况。
元月九日,省群艺馆、省电影公司、省图书馆、省文化局艺术处又分别举行了报告会、茶话会等欢迎活动。
在汉的日子里,我一直在想,我们在搞农村文化活动中,稍微做了一点成绩,就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如此重视,党和人民给予我们这么高的荣誉,心里既激动又非常惭愧,为表达我的心情,当时,我留下了自己的感想:
乡里人,湖里生, 文化人,文相亲,
江汉平源处处春, 相互之间传宝经,
莫看我是乡巴佬, 千说万说一句话。
口唱渔歌上北京。 文化工作为人民。
天安门,紫气腾, 学先进,赶先进,
人大会堂聚精英。 浑身是劲动脑筋。
建国以来头一回, 基层文化建设好,
文人成了座上宾。 满载而归再出征。
|
-
评分
-
参与人数 1 | 经验 +10 |
金币 +10 |
收起
理由
|
林深数树
| + 10 |
+ 10 |
赞一个!乐说革命家史。谁说这不能说了?支.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