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8069|回复: 4

[史话兴国] 兴国州 秦氏 起源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3-3-6 14: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仙岛人家 于 2014-4-25 14:09 编辑

姬姓后代以邑为姓流传 阳新族人为武榜眼自豪

20130306151019.jpg
【今志】
  阳新秦氏来自姬姓,属天水郡。秦九怡任知县迁居江西饶州,他有三子:绍俊、绍杰和绍亿。
      绍俊的第12世孙秦万忍于明朝洪武年间,定居于阳新白沙镇五珠村秦伏什湾;绍杰的第12世孙秦子成随后迁居在阳新龙港钟山岭村,而绍亿的第10世孙秦源孟则迁到湖北大冶定居。目前整个黄石地区的秦氏人口共有12000多人。
    
   【姓氏起源】
   其一出自嬴姓。伯益后裔非子的封地秦国,属于以国名为氏。秦始建国于雍(今陕西凤翔),公元前227年秦王政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灭后,王族子孙遂以国名为姓氏,称为秦氏。
   其二源于姬姓。周文王后代鲁国侯伯禽裔孙的封地秦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周武王封弟弟周公旦为鲁公。后来周公旦让他的儿子伯禽(禽父)前去封地鲁国。伯禽的裔孙以公族为大夫,食采于秦邑(今河南范县旧城),其后人便以邑为姓者,称秦氏。多数的史籍记载认为伯禽的后裔所开启的秦姓为秦姓正宗,阳新秦氏也属这一源流。
  
  
   【姓氏之旅】
  
   阳新秦氏源自天水郡
   自古以来,阳新白沙、浮屠一带风光极好,山川秀丽,人杰地灵。乌龟山、白浪山、七里冲(峡谷)、黄姑山、百佛山、十八折(山)横贯东西一线,清代曾有人依地名拟联“乌龟赶白浪,吐出香气七里冲;黄姑拜百佛,展开罗裙十八折”颇为生动有趣。

   据说十八折山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而来的。从远处看去,这山便呈现出十八个折子,于是人们就给它取名为十八折山。这里不仅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山上还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养育着勤劳淳朴的人们。在十八折山附近,就聚居着秦氏族人。

   说起秦姓,人们难免会联想到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王朝——秦国。的确,秦姓的源流之一就是以国名为氏。而另一个源流则是以邑为姓,后来发展成为中国秦姓繁衍的主流。
   据阳新秦氏族人介绍,秦姓南迁始于秦代以前,魏晋南北朝时,由于北方连年战乱不断,秦姓便再次南迁。同时,在今甘肃境内形成一大郡望,即天水郡。阳新秦氏便源自天水郡。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3-3-6 14: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仙岛人家 于 2013-3-6 15:10 编辑

20130306151039.jpg
秦万忍最早迁入为阳新秦氏始祖
   从甘肃天水到山东,从山东到江苏,再从江苏到河南洛阳,秦氏这一路的发展并没有被记录得十分清楚,其后人只知道有这样的迁徙路线,至于具体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阳新秦氏族谱中关于迁徙的记载是从秦九怡开始的。据族谱记载,秦九怡因任饶州府知县,才从河南洛阳迁到江西饶州定居。秦九怡生有三子,分别为秦绍俊、秦绍杰和秦绍亿。于是,秦九怡与三个儿子在江西饶州、鄱阳一带落叶生根,一代代地繁衍下来。

   直到明朝洪武年间,战乱连连,遍地无收,人们无奈四处逃散。绍俊的第12世孙秦万忍来到湖北武昌府兴国州长乐园下丰乐里六甲十八折山下(今阳新白沙镇五珠村秦伏什湾),他见这里山峦叠嶂,山水交汇,犹如九龙盘踞,便在这里筑篱居住,耕种放牧休养生衍。

   随后秦绍杰的第12世孙秦子成也从江西迁来湖北,定居在阳新龙港钟山岭村,而秦绍亿的第10世孙秦源孟则迁到湖北大冶定居。
   由于秦万忍迁入阳新的时间最早,于是秦氏后人将他视为阳新秦氏始祖。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3-3-6 14: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榜眼秦定三成为家族的骄傲 
      道光年间,阳新秦氏出了一位武榜眼,此人就是秦定三,族名秦久泰。他自幼习武,虽有些顽皮但武艺高超,于道光九年殿试中第二名进士及第,及榜眼。后因功获封悫勇巴图鲁称号,并迁升福建陆军提督。

  秦定三不仅武艺超凡,还十分机智。传说秦定三在殿试第二场舞大刀时,也许是紧张或者过于用劲,竟然不慎将120斤大刀失手了。说时迟那时快,秦定三在这危急时刻十分沉着,巧妙地用脚勾了起来,并顺利地过渡到其它常规招式,一气呵成完成舞刀。

  皇上看到这一招有些不解,因为他从来没有看到有人这样舞刀,皇上问道:“秦进士,这一招叫什么?”秦定三灵机一动答曰:“启禀皇上,这一招叫金钩挂月。”
  “好功夫!”皇上见秦定三对答自如、合情合理,也情不自禁地脱口赞叹。尽管有一些人看出了其中奥妙,但这一问一答,还是赢来了全场的喝彩。

   秦定三中了武榜眼,不仅对秦氏家族来说是头等大事,对于兴国州来说也是一件大喜事。这是有史以来兴国州第一个武榜眼。他的成功不仅是秦氏家族的骄傲和自豪,也是整个阳新的一座历史丰碑。朝廷为此特拨专款在兴国州城里为秦定三建造榜眼府。
   榜眼府一进九重,宽度200多米,深度100余米。雕栋画粱,金碧辉煌。文官路过要下轿,武官要下马。只可惜榜眼府早已不复存在,据老人们介绍,现在的阳新城关步行街就是原来的榜眼府基地。
    
   【后世忆访】
   秦荣 阳新秦氏族谱编委会负责人之一
   秦性义 阳新秦氏族谱编委会负责人之一
   记者:秦氏宗祠现在在哪?能介绍一下吗?
   秦荣:秦氏宗祠建在阳新白沙五珠村老屋庄,已经有440年的历史了。“文革”时,这间宗祠本来是要被拆除的,但族里的老人想了个办法,将这里改成一间学校,这样宗祠才被整体保存下来,但横梁上的一些雕花还是被破坏了。宗祠里供奉的祖先雕像,“文革”时被族人搬到自己家里藏起来,这才没被毁掉。2004年这间宗祠曾整修过一次。
  
   记者:供奉的是哪位祖先的雕像?
   秦性义:我们供奉的是秦九怡公的雕像。我们秦氏族谱中记载,秦九怡因为任知县才从河南洛阳迁到江西饶州的。他有三子:绍俊、绍杰和绍亿。绍俊的第12世孙秦万忍于明朝洪武年间,定居在现在的阳新白沙镇五珠村秦伏什湾;绍杰的第12世孙秦子成随后也从江西迁来湖北,定居在阳新龙港钟山岭村,而绍亿的第10世孙秦源孟则迁到湖北大冶定居。我们都是九怡公的后裔,所以就供奉他的雕像。
  
   记者:那你们修谱是合修吗?
   秦荣:是的,不仅是阳新、大冶地区合修,而是整个九怡公派系的合修。包括随州、广水、英山、武穴、黄梅、江西景德镇、浮梁等地区。这次修谱是从2011年3月开始的,2012年10月14日正式发谱。这是我们第19次修谱。
  
   记者:在黄石地区的秦氏族人有多少呢?分布在哪里?
   秦性义:阳新地区的秦氏族人主要分布在浮屠、白沙、兴国和龙港。绍亿的第10世孙秦源孟这一派有“大冶十三庄”一说,但实际上包括了良发庄和阳新七峰山上的三庄,真正在大冶的只有九个庄。
   整个黄石地区的秦氏人口共有12000多人。但外迁至陕西、四川、河南、江西、江苏、广西、安徽的很多,其中只有河南那边曾来人寻根问祖,其余的大多都没有联系了。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961

主题

9594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兴国(阳新)州州长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385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3-3-6 17: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姓在阳新是个小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1

1774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阳新上将

Rank: 8Rank: 8

积分
13084

IP属地:广东省珠海市

发表于 广东省珠海市 2013-3-6 21: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