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330|回复: 0

武汉8旬老人离世时紧攥“保健玉石” 疑被骗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7

主题

2021

帖子

2552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552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3-3-6 16: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通过免费治疗、免费听讲座、免费试药来取得中老年人的信任,诱使他们以高价购买保健品。昨日,江汉区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揭露保健品市场三大陷阱,并提醒中老年人要理智消费。

去年12月10日,江汉消协接到市民赵女士投诉称,她父母年近八旬,花几千元在妙墩路一保健品店买了个玉石床垫,赵女士认为父母被骗。之前,老两口经常参加各种养生讲座,买保健品花了近5万元,不见疗效。去年底,母亲离世时两手还紧攥着一对所谓能治病的“保健玉石”,让人悲愤不已。

江汉区消协调查发现,不法商家坑害中老年消费者惯用“免费”三部曲:免费治疗,取得中老年人信任;免费讲座,鼓吹产品效果,以高科技、进口产品等概念误导消费者,宣称其产品采用负离子、超声波、微循环、高氧舱设计、航天科技等专利技术,能包治百病;免费试“药”,诱导中老年人购买。

同时,有的商家雇“托儿”在公开场合介绍产品的特殊疗效,或是高薪招募推销员,利用亲戚、朋友、同事关系对中老年人进行游说,有的还大打亲情牌,认老年人为干爹干妈。

江汉区消协负责人介绍,保健品一般只适合特定人群,不能盲目使用。选购保健食品一定要查看标志,如果是具有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的,应有“药准字”、“药健字”批准文号;具有保健、预防作用的,应有“卫食准字”的批准文号。

工商部门提醒,保健品不允许宣传药品疗效,因此中老年消费者在参加保健讲座时要提高警惕,遇到推销者提供的各种免费服务时,也应及时和家人沟通,或向工商、药监部门反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