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心铸就养殖路,大胆致富奔“钱”途 温志明 熊志勇 周建春 襄城区尹集乡肖冲村有个游帮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创办人,人称李老板。 2009年,李老板开始饲养野猪,到2012年12月底,李老板饲养的野猪存栏量为700多头,年出栏量为500多头,毛收入一百多万。除去购买山地的费用,野猪的费用,两个工人的工资,“钱”途可观。 李老板说他的成功,靠的是雄心、决心、毅力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民发家致富的好政策。 老板谓谁?随州人,李贤林也。 李贤林生于1973年11月,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95年财校毕业后,分配在襄阳市某单位工作。跳出“农门”的李贤林,没有其他进入城市工作人的喜悦,他依稀记得当时月工资是206元。一向不甘寂寞的他,顺应国家改革、开放、搞活的浪潮,毅然辞职下海经商。他凭着从朋友那借来的七千元钱,开过店,搞过运输,经过十年的打拼,他赚得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决定回家创业,回到襄阳创业,他要自己当老板。 他的这一决定,亲人不理解,家人不理解,好多人想跳出“农门”跳不了,你到好,跳出了“农门”,反而往回跑。 面对家人、亲人的责难,李贤林只是一笑了之。他认准的事,就一定会搞下去,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他凭着他的雄心,他的睿智,怀揣梦想,到襄城西南一带考察,终于于2010年在尹集乡肖冲村,圈地二十多亩,时间二十年,总投资三十多万元,办起了属于他自己的养猪场,并成立了襄城区游帮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 雄心的一半是忍耐,成功的一半是等待。 野猪养殖场办起来了,李贤林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对野猪的饲养与呵护上来,他把它们看作是宝贝。然而等待成功的路是曲折而漫长的。 李贤林说,2012年4、5月份是他最困难的。 他的一条龙饲养野猪已成规模。种猪自己的,崽猪一窝又一窝。仔猪正在逐渐长大、长壮。正当这些野猪嗷嗷叫着要吃的时候,李贤林的手头已相当拮据了,要钱没有,要吃的没得。找亲戚,亲戚不放心,找朋友,朋友说的比他还困难。那几天他跑累了腿,说破了嘴,就是没有收获,真的到了山穷水尽之时。此时的他真的应验了那句“只有自己在成功的时候,你说的话才是真理”的话。正当他走投无路之时,国家颁发了小额无息贷款五万元的政策,他凭着这五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吃一堑,长一智,历经磨砺的李贤林变得稳重、成熟,为了解决饲养野猪的出售问题,他建立了自己的网址:WWW、XFLYZ、COM,和外面的世界有了联系,并在网上发布信息,留下联系电话:0710——3693039 手机:18986336917 不久,外面的咨询电话不断,好多客商打电话来了,李贤林希望的光芒在脸上绽放。 广州的客商开着车来了,李贤林比低于市场行情两元的价格,第一次出售了112头仔猪,辛苦有了成果,等待获得成功,成功后的李贤林,立即还了国家的贷款。当然,成功的机遇总是眷顾那些准备的人。 好事连连,喜事不断,湖南、四川的客商来了,他们各取所需,有的买小猪,有的买大猪。四川的客商到这来了四趟,每趟200头。他卖了自己饲养的野猪,还帮合作社下的程河、南漳饲养野猪的专业户将野猪卖了。 李贤林说:一个饲养野猪专业户,能将饲养的野猪卖了,钱赚回来了,那是最高兴的事。 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和四川客商作交易的情景: 2012年11月的一天,四川客商带了辆能装两百头野猪的大车,要购买他饲养的130——180斤重的野猪,价格18元一斤。他听后非常高兴,满口答应。他既要将自己饲养的野猪装到小车上,还要通知合作社下的南漳、程河饲养野猪专业户将饲养的野猪拉到尹集来,一起过磅,一起装车,一起分享饲养的收获。 那天,他起了个大早,找了个有陡坡的地方,便于装车。 猪装上车了,他又忙着去开野猪的检疫证和特种养殖通行证,这一忙,就到了当天的下午四点多,撵到银行结账时,银行关门了。这一下,李贤林有点乱了方寸,将猪卸下来吗,不可能,没办法,只好派三个人跟四川的车走,每天刷一次卡,提一点,到四川达州后,四川客商已将款项全部打入李贤林的账上,并为他们多付了500元的返程车费。这样李贤林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相互了解是朋友,相互理解是知己。就这样,四川客商成了他的知己。到年底,四川客商又来了三趟买他的野猪。 墙里开花墙外香。李贤林声名远播,可襄阳的父老乡亲们并不知道他,这是他有点遗憾的。因此他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家乡的亲人们,能吃上他亲自饲养的健康、环保、绿色的,原生态的野猪肉。他打算改变包装盒单一的现象,增加包装盒半斤、一斤、两斤装类型,经济、实惠,让老百姓买得起。他还打算在襄城开个店,让大家吃到新鲜的猪肉。李贤林更希望襄阳的乡亲们和他一起奔“钱”途,共同走上发财致富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