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金博览会(资料图)
着眼长远,加强与友好城市间深入的交流合作是此次沪浙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向先进百强县市学习,学习兄弟县市的成功之道。这是因为,大冶正面对着这样一个课题:在成功跻身百强之列,大冶要在百强之路上争先进位。尤其是今年两会上,明确地提出了3年时间,在全国百强基本竞争力排名进入90位以内。
圆梦 激发大冶不竭活力
2012年12月10日,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在北京发布了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名单,大冶市一举冲进全国百强,位列第97位,在全省县市中率先冲进百强。
作为全省县市中率先进入全国百强行列的大冶市,在经历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追寻,集全市之气力,集全市之智慧,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攀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一点一滴地补足与百强之间的差距,终于收获了荣誉与喜悦,更收获了在科学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强大信念,带着这个信念,大冶再次踏上逐梦的征程……
其实,真正跻身全国百强行列,最大的收获不是那些指标数据的优势,而是跳出指标束缚后,领悟到了不知不觉中悄然发生的观念上的改变,这观念构架起科学发展的全新发展框架。
今日的大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日臻优美,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百姓福祉大幅提升。全市上下心无旁骛谋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万众一心促振兴的激情充分涌流。
而这些,都是在现以镇域经济为排头兵,通过改革创新,突破传统藩篱,推动城乡间的合作和融入。
曾经“因矿而兴”,也曾面临资源枯竭窘境,通过转型升级“去矿业化”,放开思路承接产业转移,大冶镇域经济浴火重生。在经济增长和生产力提高中实现双方共赢,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正是这个新模式,使大冶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的崛起之路。
大冶市2012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超过或接近全国“百强”后十位的平均水平、远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的前列。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超过了“百强”后十位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量和增幅都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全省前列。特别是财政总收入和地方预算收入,分别突破20亿元、10亿元,继续稳居全省首位。
新梦 脚踏实地去追逐
前有标兵,侧有强兵,后有追兵。
放眼看全国,收眼看自己,大冶在喜悦中异常清醒:与全国百强县市仍有差距,与省内先进县市相比,大冶的优势也非高不可攀。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如不加快发展,大冶很有可能被挤出全国百强。
就在全市上下欣欣鼓舞,为成功冲进百强之时,大冶市主要领导并没有因此而“躺在成绩上睡大觉”,大冶市委、市政府提出,以进为守,全市上下戒骄戒躁、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争先进位。
依全国百强的各项指标每年能够提速3%—5%测算,大冶有望超过全国“百强”后十位的发展水平。所以,敢为人先的大冶人在2013年提出了更高更远的奋斗目标:未来3年,在全国百强基本竞争力排名进入90位以内。
目标明确,大冶人踏上新的梦想征程。目标路径是:全力推进经济发展、城乡统筹、民生改善、文明创建、社会管理“五大跨越”。
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大冶市委、市政府在2013年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经济转型,奋力在“百强”中争先进位。
而园区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大冶将按照按照构建“1+4+N”园区平台的总体思路,促进园区升级发展,推进城北工业新区建设。灵成工业园、陈贵工业园、金湖钢铁产业园、金桥工业园及其他乡镇也将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按照“一镇一园区、一园一特色”的要求,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方面,坚持引进与盘活并举,外商与内商并重。
将继续围绕四大产业集群开展产业链招商,对接武汉承接产业转移,对口黄石承接项目落地。突出招商重点,围绕大财团、国内外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和产业集群开展招商,努力提高项目的规模和质量。 坚持在政策和服务上给予本土企业同等待遇,全力支持本土企业和地方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
举措 缩小与先进差距
与百强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大冶人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除了了发展水平不够的原因,人的因素在今年被放在影响大冶发展的重要位置。
影响一个区域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区位、资源、政策、人才、环境等要件,其中环境创新的空间最大、动力最强、见效最快,最能从根本上影响一个区域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我们为招商引资付出艰辛努力,好不容易招引进来了项目,如果环境不好,照样留不住,长不大。
为进一步优化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提升我市参与全球、全国的竞争能力,奋力实现“保百强、再进位”,全面推进“三大目标、五大跨越”发展战略的实施,结合我市实际,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中下发了《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五个零”的实施方案》。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也是大冶“百强”征程中的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也研究出台相关办法,着力破解镇域经济发展中的融资、用地等要素瓶颈制约、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力度以及加快编制大冶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升水平。
一项项举措,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全国百强县市,是根据大冶实际提出的发展战略,这是我们的发展目标,但不是发展目的。我们的发展目的是在转型的形势下,进一步打造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发扬“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去追求更高的目标。
大冶人抱着无限憧憬和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新的征程进发。
记者 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