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老糊涂仙 于 2013-3-13 13:01 编辑
分序
俚语也是口语,相比熟语,它又进了一步。虽说是非正式语言,但本地人说着上口、听着顺耳,所以特受欢迎。
沔城有句老话,也算是一句俚语,叫“沔阳地土轻,说话有人听”,一般人听不明白,以为是“沔阳地方亲,说话有人听”,可能这样更好解释一些。其实它是告诫人说话小心点,以免隔墙有耳。这里面有个故事。汉王陈友谅在江州登基后,想在沔阳建行宫,有两个方案,一个是沔阳州城,即现在的沔城,一个是他的出生地谢家湾,在今郭河一带。湖口弦的张定边负责这件事。他来了个折中,叫两地的人各取一升土来,过过秤,哪里的重就在哪里动工。本来谢家湾胜定了的,他们的土质是黄土带沙,比重大,沔城的是死黄土,明显轻些,但沔城人出老千,在土里掺了盐,一返潮,把空气中的水分吸进去了,结果胜的是沔城。陈友谅失败后,工程自然下马,沔城人作弊的真相暴露,“沔阳地土轻”的名声也传出去了。有上衣口袋插的钢笔为证,沔城人一直以来都比较斯文,说话更是小声小气,生怕人听到。
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所有的俚语都是这么来的,它们分别记载了一段历史,如果有闲、有必要的话,可以一一追溯。
俚语也用来表达新鲜事物,或对旧事物赋以新的说法。相信在日后,精明的沔阳人会总结出、提炼出、创造出更多的俚语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