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786|回复: 6

宁远的山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25

391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6848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3-3-14 19: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见友友好文章,写出宁远变革新景象。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7

95

主题

2749

帖子

516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5169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 2013-3-14 19: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改革开放,宁远旧貌变新颜,
严谨的构思,通过自己的感受把宁远作了详细的描述,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25

391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6848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3-3-14 20: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湘南的山是一部百科全书的话,宁远的山就是一部历史,从尧舜到当今时下,每一座山,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忆。
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111

581

主题

1262

帖子

3196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3196

IP属地:广东省佛山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佛山市 2013-3-15 13: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晶苑 发表于 2013-3-14 20:58
湘南的山是一部百科全书的话,宁远的山就是一部历史,从尧舜到当今时下,每一座山,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忆。
...

欢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9

100

主题

5602

帖子

655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655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3-17 22: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与空间的对话,人和大山的交流。
娓娓道来,予人美的感受、文化的熏陶和明亮的展望。
拜读欣赏!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111

581

主题

1262

帖子

3196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3196

IP属地:广东省佛山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佛山市 2013-3-14 12: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湘南是山的世界,湘南腹地的宁远,山更是多。从九嶷山到阳明山,山山相望,脉脉相连,把天地缝合在一起,村庄就像大山的补丁,人就像忙碌的蚂蚁,房子像一个一个大小不一的线头疙瘩,日出日落,云卷云舒,天地安静,而村头的那棵高高的吊柏树,像一杆旗,插在河流田野之间,插在春夏秋冬四季之间,让每一个日子都像村东头那一眼泉水,清新、宁静、甘甜又寂寞。山野间的小路像老黄牛的背脊,把村庄连起来,把生机扩散开,湘南的宁远,就像舂水滩头的浪花水响,展现着这片大地的优美宁静,也跳跃出人心头的七情六欲。这里的年青人一直渴盼走出去,看看山外的世界,在山外建功立业,荣归故里。而更多的人愿意留下来,留在大山脚下,光脚板踩着青石板的那种酥麻,是其他地方感受不到的。当然,还有四季景色,浇了我们的血一样,令我们难以割舍。
就说说九嶷山的斑竹枝吧。
人类的蛮荒时代,舜帝从中原踏山涉水而来,其中经历,至今也难以言说。他为什么来,已经无关紧要,他来了之后,筑屋山脚,躬耕陇亩,割谷收黍,传播文化,却又众亲分离,相思之苦,无以言说。层峦叠嶂,白云悠悠,流光如水。他的两位妻子一路寻来,从中原到宁远,不说八千里路云和月两位女子如何支持,单说她们的那份决心也是让山河变色的了。至今,还没有资料说明她俩是怎么一路追寻到宁远的,只说她们在没到之前,舜帝已经抵抗不了身体灵肉的苦难,驾鹤而去。娥皇女英到了嶷山之下,潇水之滨,得到夫君亡故的消息,潸然泪下,一路挥泪而来。路边的细竹沾染了二位皇后的泪水,感动于他们的故事,将泪痕留了下来。至此,斑竹成了这旷世爱情的见证。
站在九嶷山前,整个山群都在一片氤氲雾气中。青草、泪竹、青柏、绿枫、杂树,自下而上,让每一座山都像一个绿色绒球。如果是在早春,立在山前,看着脚下九嶷村的黑色瓦房,听到山林风声,一不留神就与俗世脱离开来,沉静在这片山色之中。至于景点,我基本是不看的,我更乐意站在自然风景中,闭上眼睛,或冥想千年的生活,或者感受山林寂寞的风,在清凉的抚摸里,体会生活的残酷,在历史与传奇中流连忘返。当然,我也乐意走路,从九嶷山那头的湾井,走到三分石下面的鲁观,从潇水之滨的下灌,到青砖建筑美轮美奂的官桥,我都愿意步行,一点一点走过宁远的山水,感受大地之美,感受生活的宁静之美。这是生活给与我最大最宝贵的馈赠。
在宁远的山中,生活是静止的。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一个一个年代,每一座建筑,都像一张沧桑不变的脸,写满了岁月的留言,也充满了时代的期待。我们渴望变化,又害怕犯错,在变与不变中,宁远人在掂量。在种种试探中,一些人终于按耐不住,把时光撕开了一个口子,把人的欲望塞了进去,时代开始变奏,我们昏头转向,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沉默者不在沉默,沉静者不在沉静,守道者开始彷徨,侥幸者开始庆幸……房子倒了,树子倒了,人心塌了,然而,山没有变,还在保持着一个姿势,微微朝着九嶷山的方向倾着山峰,像在向舜帝传递着人间大地的某种信息。从人和镇出发,到宁远县城,东边的山独立成峰,峰峰拔地而起,前倾着,像一个一个向着九嶷山奔跑的巨人。当地俗话说“万山朝九嶷”,看看那气势,心灵就被震撼了。宁远每年都在十月间举办祭舜大典,我想,这活动既是祭舜,也是祭山,既是怀念舜的善德,也是祭拜山的庇护。宁远人既乐善好施,急公近义,又宅心仁厚,尊古守礼。当山的影与人的品格重合在一起,我想,这就是温顺崇尚的宁远人的写照。
宁远在变化,新房新村新城,托出了宁远在当今时代的样子,在追求变革,在追求进步,在追求幸福。宁远的山也在变化,千亩梨园,万亩油菜花野,把宁远的山美化成了童话仙境。山脚下的烟田,果园,崭新的村庄,山上的杉树、枞树、石头,和谐的相处,营造了一种宜人宜居的氛围。路边洁白的丁郎花,高高的白杨树,漫漫的茶园,和在树林中若隐若现的工业园区,恰到好处的反映了宁远变革的样子。当然,我心里也有隐忧,宁远的青山绿水,宁远的淳朴民风,宁远人的艰苦奋斗,宁远人的热情好客,千万别因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而让我们的美丽家园受到污染,我们得人心受到金钱的冲击而变得冷漠。我们应该像山一样,既能沉默,也能奉献,既能发展,又能延续千年的风尚。但是,无论怎样,我们得防患于未然,希望这些山跟曾经过往一样,使我们可亲近的伙伴。
从宁远县城往北,一路山峰为伴。人和镇西边的山,也是有故事的山,2007年,为保护集体森林免受山火焚尽,古坪村委主任带人上山救火,山火凶猛,使得村主任在内的八个人在火中遇难,二人受伤。这个事件令人潸然泪下,也令人沉痛无言。仰头看那些连在一起的青山,漠漠然,俯视着大地苍生,令人心生敬畏。这山横过人和、礼仕湾和清水桥,最后融入阳明山,山脉长度达四十公里,是宁远山脉最长的山。山脚下,荷叶般的摊着一百多个大大小小的村子,护佑着宁远八十万百姓。到清水桥末,宁远双牌的交界处,山多的像一笼一笼馒头,层峦叠嶂,令人目不暇接。抗战时期,宁远的民间英雄袁家兄弟还在这崇山峻岭里伏击过日本鬼子,因此,宁远的山不仅有德行,还有了血性。站在当年伏击日本鬼子的主战场罐罐岭上,看着山脚下侯坪的万亩油菜花野,才知人间沧桑,唯有美丽不变。而为了人间这份美丽,山与人拧在一起,才能成就一方的安居乐业。
湘南的山是一部百科全书的话,宁远的山就是一部历史,从尧舜到当今时下,每一座山,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忆。山,是大写的人;人,是山的投影。宁远的山,宁远的人,默契着,用一种真实姿态生活着,启发着一代一代宁远后辈人,恪守先辈遗风,建设我们的美丽家园。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草月儿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21

2万

主题

59万

帖子

7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72087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24-7-5 18: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是大写的人;人,是山的投影。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