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才浪子 于 2013-3-15 21:02 编辑
有人把现在的招聘国家干部考试比作清代乾隆时期的“恩科”科考,并传出了许多类似当年科考的奇闻趣事,在此收录一二,聊作消遣。 “下气通”与“夏齐通” 那年的“恩科”考试时,某元老的门生①国家“人事院”院长NB被指定为主考官,将要前往国家“恩科考试院”主考。为了进一步取得元老的信任,以便争取在元老临死前再一次得到元老的举荐再踏青云,临行前专门去拜访元老,希望能够借机帮上元老的忙。 时值元老身有小恙精神不佳。师徒聊了一会儿,NB便直奔此次拜访主题,说:学生明天就要赶往一年一度国家“恩科”考试的考试院担任主考官,行前特来拜望恩师,希望能得到恩师的指点,还请恩师不吝赐教。 不想,正值NB说话时,元老的胃肠里有一股浊气在剧烈运动,如若让它爆冒出来,那一定是一响惊人。元老觉得当着高徒的面“动响”甚是不雅。于是,他微微不停的扭动着屁股,欲把那股浊气分散成“哑炮”之气排出。 NB不明白恩师此时的难言之隐,以为是恩师有话不便直说,以身体动作代言,只是他百思不得其解,不知恩师此时的动作究竟代表的是何种语言。 万般无奈,NB只好起身躬身走到元老跟前,毕恭毕敬的请求道:请恕学生愚钝,恩师有话敬请明示。 元老知道这门生错误的理解了自己的动作,又不好明说,只好敷衍道:动动,下气通,下气通! 不料,这NB自恃聪明,连连说道:学生明白,一定关照!说罢匆匆告辞而去。 两个月后,NB又来拜见他的恩师元老,对元老献媚说:这次“恩科”考试已经全部结束,幸好学生不辱师命,成功运作,将恩师所托之人录取并安排在“组织院”担任组织侍郎,特来复命。 元老听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道:所托之人?我托过谁呀? NB以为是恩师人老健忘,忙回答说:“夏齐通”啊! 原来是上次NB把元老说的“下气通”听成了“夏齐通”,以为是元老托他关照一个叫“夏齐通”的关系人。 结果,还真的让一个名叫“夏齐通”的考生赶上了,捡了个便宜,成了NB“驴头”的门生。 注释:①以前,各级官员的补充不用考试,大部分是由一些在位的,不在位的主要领导凭关系或者喜好介绍提拔,所以,人们把这种提拔与被提拔的关系用过去的考官与考生之间的关系来比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