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873
版主
老年天地铁杆
   
- 积分
- 26508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
人和地灵张家冲
昨天刚吃早饭,老同事打来电话邀我参加铺路石文学社的采风活动,去新铺张家冲感受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我欣然答应。
张家冲,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村落,一个人和地灵的佳境,的确令人流连忘返。近几年来,我去过多次,在不同的季节里,都有赏心悦目的收获。
张家冲位于三里畈镇区东北约三四里路的新铺村,是一个小盆地。从南面入口,顺一条小溪蜿蜒北进。东面是一条高低起伏的山岗,名叫狮子垴。北面是一座高山,名叫龙脊垴,再往上就是鸡笼尖。西面也有几个山丘,错落有致。南面的入口很小,如果没有进入冲内,谁也不能想象到那个小世界的精彩。
走进冲里,小溪两旁的稻田平坦齐整,令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稻浪翻滚的夏秋美景。小溪边有一股清泉,永不干枯,现在修成了一个水池。几个农妇正在池边浣衣,见到七八十个打着红旗来参观的队伍,都站起来观望,一脸笑容。张家冲的塆子有五十多户人家,大部分是瓷砖贴面的楼房,少数是青砖或土砖平房。塆前塆后都有高大苍劲的古树,显示塆落的古老和繁盛。宽阔的水泥路依形就势,弯弯曲曲地通到家家户户。每家每户门前都有宽窄不一的地坪,摆放统一规格的垃圾箱。路边的池塘岸脚整齐,水质清亮。路边栽种花树,品种多样。猪圈、牛栏、厕所等农家杂屋排列修建,井然有序,统一建成沼气池。塆子里四通八达,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街道。道旁路灯挺立,宛如迎宾使者。逡巡在张家冲塆,心旷神怡,感慨良多。国家的富民政策,省市的“三万”活动,为农民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利益。
丁翰平,一个退休的国家干部,一个实心实意为百姓办事的共产党员,在张家冲有口皆碑。他当过书记镇长,当过统计局长,退休归隐不甘寂寞却当起了村民小组长。他草帽泥鞋,带领村民修路开塘建沼气;他登门访户,说服村民舍私为公弃小利。五年的坚持,五年的奋斗,他只有付出,没有索取,硬是让张家冲成了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样板,让乡邻得到了实惠。难怪刘雪荣同志当市长时来张家冲调研考察,对丁翰平大加赞扬。
站在铺路石文学社的同学们之中,丁翰平如数家珍,介绍张家冲的历史人文和自然风景,讲述张家冲的发展变化和文明建设。张家冲的居民没有姓张的,而是姓丁。几百年前丁氏祖先从张姓买来地盘,而地名没变。丁氏住进张家冲后,人丁兴旺,出了不少读书人,秀才、进士、官宦都有,至今崇尚耕读传家的传统。张家冲风景佳迹甚多,最为突出的有虎门狮室、双蛇追蛙、黑水龙泉、石板香炉、和尚圣卦、古城老庙、鸡鸣笼尖、柏悦枫香等等。
我们来到塆后的月形地,看到一座水泥篮球场非常规范,旁边还有乒乓球台。球场四周栽种了紫薇、桂花、洒金柏等名贵花木。最引人注意的是月形地小山岗上的古树。古树有十几棵,都挂上了“罗田县古树名木”的保护牌。一棵麻栎树状如虬龙,主干破裂,大半枯空,只剩下三分之一,但依然苍劲繁茂。看保护牌上林业局的认定,竟然是400岁高龄。古枫有七八棵,最高大的一棵,树龄350岁,其余的300岁、200岁不等。那棵350岁古枫,屹立在球场门前,树干两人合抱开外,直挺云霄,枝繁叶茂,并不显得苍老。还有150岁的古榆树,180岁的古柏树。这些古树,历尽沧桑风雨,既昭示了张家冲的悠久人居历史,又显示了张家冲居民的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精神风貌。
再顺冲往上走半里路,又看到两棵古树,一棵古樟,一棵古楠。古樟树龄450岁,高耸云天,树冠足盖亩把田。它生长在水塘边,环境优越,所以盛势不衰。同学们惊叹古樟的高大,围着打量。有三个同学伸手围抱树干,居然还相差一大截。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流传千古,是因为它反映了古代人民追求和平幸福的美好愿望。而现实中的张家冲,并不是虚拟的乌托邦,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缩影,它是小康社会的伊甸园。走出张家冲,我油然生发了以上的感慨。
2013、3、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