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阿斗…… 这样唤你的时候,三国已不在了。我所处的位置,正是你父亲生前建立的蜀国领土。我身边有滔滔大江,沿江而下有白帝城,有你父亲的英灵。 我之所以说“你父亲”,而非“你父皇”,是因为我喜欢那个仁慈贤明、征战四方的枭雄刘备,而不是一个不听逆耳忠言,为了报兄弟之仇而断送性命的昏君。登上帝位,让他变得心高气傲,而你,不过是个爱玩蛐蛐儿的孩子,又怎么忽然成了太子,肩负起了一国的重任呢?我对你的同情,比我对诸葛亮的心痛更加深厚。 我该以什么身份来和你对话,阿斗?一千多年了,我不再是你的子民,你也不再是使人民愤恨的庸主,不再是让文臣武将无奈的那个“扶不起的刘阿斗”,你尽可以到极乐世界去乐不思蜀,享受你本该享受的幸福。而我也不想看见你成为千夫所指的恶人,我不会批判你。你事实上无罪,又怎么懂得后人对你斥责时的悲愤? 我一直不能忘刘备在白帝城对你说的话,“儿啊,你要是生在平常百姓人家,一定会比现在更快乐,更幸福。” 然后他苍老的眼中闪现的是深深的无奈和沮丧,有一些愤怒,有一些后悔,有一些愧疚,有一些懊恼。而你显得失措又茫然,你那么单纯,单纯到连自己国家的现状一无所知,战和大计连猜也不敢猜。急得直教人跺脚——可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我知道人与人就是不同。有人注定平庸,上天也没有说注定不凡的人就一定生在帝王之家。胡亥如此,李煜如此,赵佶如此……别对我说他们比刘阿斗至少多出一些才艺,他们本质是有共同之处的。 历史总是这样错位,一错再错,错成乱世,便有英雄;乱世统一,庸主又纷纷出现。我想上苍并非有意刁难,他把历史铺设得如此悲壮,又教后人们抬头寻找光明,就是故意给我们两难的抉择,让我们沦陷,继而清晰地找准自己的方向。 阿斗也真的不是错得一无是处。只因生不逢时,生不逢世。他留下的只是皇室的悲哀,给后人以深深地警醒——历史大局,交由注定不凡的人去领导吧,让无辜的人别再担起如此重任。人各有志,若不能追寻自己的前程,岂不悲哀如刘阿斗!! 到这里,我已经涕泪交错,不知所云。 让我们对这历史,深深敬畏。 ——苏子门生读三国随感,写于2012年 13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