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这些话说的很含蓄了,就是只许放行老孙、新孙们的三民主义、四民主义,还要做真理。
那“海子们的诗”不是多余了吗?
【附录二】
因思杜陵梦博客《读尼采三首哲理诗》
尼采(1844—1900),德国思想家。现代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代表作有《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偶像的黄昏》等。作为哲学家的尼采,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闪烁着一个叛逆者、反抗者、预言者、探索者思想的光辉。 人 生
人生乃是一面镜子。 在镜子里认识自己, 我要称之为头等大事, 哪怕随后就离开人世! 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表达了思想家对真理的渴望,本诗的哲理亦在于此。而开头两句正是古希腊哲学家“认识你自己”思想的形象反映。尼采在十四岁时曾写过一篇自传性回忆录,批评他自己十一岁以后所写的诗,在文章的末尾以本诗作为结束语。这首诗表现了思想家勇于自我否定的伟大人格和探索者无所不在的批判精神。 有一天有许多话要说的人 有一天有许多话要说的人, 常默然把许多话藏在内心: 有一天要点燃闪电火花的人, 必须长时期——做天上的云。 这首诗与《人生》一样,都是“首句标目”。为了将来有一天要说许多话,暂时只好不说话,多么精辟的哲理。“沉默是金”是许多中国人处世的原则。“沉默是金”还不够,很多时候还要“难得糊涂”,大思想家老子不是早就说过“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吗,中国的至圣大哲孔子也说要“敏于事而讷于言”,不知道儒道两位始祖劝人沉默的目的是否为了将来的不再沉默?反正尼采肯定是教人厚积薄发,蓄势待发,“三年不鸣”是为了日后的“一鸣惊人”;或可理解为“小不忍则乱大谋”。 给我的读者 一副好牙齿和好胃口—— 这是我对你的要求! 一旦你消化了我的书, 就肯定会跟我臭味相投! 你首先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思想素养,读思想家的著作,你要学会思想。真正读懂了作品,你就会和作者产生共鸣,会心一笑,有相见恨晚之感。从诙谐幽默的自我解嘲中,你可以感受到诗人那宽广的智者胸怀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读罢,看客以为如何?
------此文发于《语文报》高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