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覃太祥 于 2013-3-23 10:06 编辑
浅谈文学批评与文学繁荣的关系 覃太祥 恩施是个美丽的地方,山光水色,钟灵毓秀,地灵人杰,骚客辈出,从古至今文化底蕴深厚,书香味浓,叹山咏水之作多见,可就是不见传世之作流传。为什么呢?笔者认为,在古代,武陵山,大巴山是穷山恶水之地,溪峒獠蛮之所,即使有著书立说之人,由于他们创作的作品无人赏析并分享给读者或后人,使著书立说之人也就成了孤芳自赏之徒,人和作品最终被历史的烟尘埋没了。 赏析他人之作,并介绍给他人共同分享和探讨的活动,就叫文学批评。就是现在,也不敢设想文学创作的发展与繁荣,可以摆脱文学批评的影响与推动作用。文学批评褒扬什么,贬抑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以及读者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指导文学创作形成或大或小的潮流,推动文学创作的发展与繁荣。这就是文学批评的作用。 文学批评的作用虽然不能过份地加以夸大,但绝对是否定不了的, 因为,文学批评介于文学欣赏 和文学创作之间,是对作家作品的再创作。它不仅有可能升华了作家作品的主题,鲜活了作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最主要的是给读者指明了如何欣赏某部作品和了解某个作家的捷径。 文学批评的过程,是批评家应用自己掌握的文艺理论,批评家的美学思想,对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评价。他不是简单的读后感,也不是简单地对文学现象说对或错,好或不好。因为,一个人的文学欣赏活动,不仅不能超越个人的审美倾向,而且还把个人的学识,好恶,带进了欣赏活动中,因此,对作品就不可能达到最高层次的理性判断。文艺理论家正确的文艺批评,不是以个人获得美感享受为目的,它承担着指导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和文学发展的任务。 一个习作者要想成为真正的作家,首先要接受文学批评,在接受批评中获取创作经验。如果要问文学创作的成功之路有没有捷径,笔者认为:接受文学批评就是提高文学创作的能力,走上成功之路的唯一捷径。 笔者没读多少书,在部队时就以一个真实的故事写了篇文章,并冠名小说寄给了洛阳市的文学刊物《牡丹》杂志社,那时的编辑很好,就回信说:你这篇文章不是小说,是一篇人物通讯。你文中的事件很典型,人物很典型,但没有用小说语言来描写,而且选材也不精,所以情节就谈不上典型了。 后来,我就报名读了由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办的《中国文学函授大学》和《四川青年自修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了解什么是小说语言,什么是典型情节,什么是典型事件,什么是典型环境,什么是典型人物…… 我说这些并不是跑了题,而是想直观地告诉大家,文学批评给作者能够带来什么好处,《牡丹》杂志社的编辑给我的回信,就是对我的作品的批评。有的作家一见批评家对他的作品评头论足就不高兴,或者只想听批评家说好听的,他们不知道文学批评源自于批评家对作家作品和作家本人以及文学现象的感受。这种感受,是文学现象,作家和作家创造的艺术形象给批评家的感官和心灵的震荡力。它包涵了批评家对艺术形象的喜爱和对艺术美的向往和追求。 文学批评不是批评家用什么固定的标准来检测作家的作品和这个作家以及文学现象。文学批评没有尺度,因为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作家通过典型化的手段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这种产品溶纳了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及其多姿多彩的生活,包涵着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审美倾向和艺术家的世界观。任何一次中肯的文学批评,都是在尊重美学规律和欣赏原则的前提下完成的,综合了批评家的美学思想,艺术造诣,知识水平,欣赏倾向。所以,被批评者就没有理由因触及到自己的弱点而感到不快。 恩施(还包括湖北)并不差作家,但,恩施差一群有较高美学造诣,深厚的文学理论知识,丰富的写作经验和文学欣赏经验的文学批评家。 笔者近几年读了一些利川作者冠名小说的文章,发觉有的压根就不是小说,语言我就不评判了,因为现代人的语言都很美,说的比唱的要好听得多,但人物和故事我不敢恭敬,文中有人物,但分不清主次,故事也有,因为他扯来了一张拦山网。真正有实力的作家都知道一个真理,就是写长篇比写短篇容易,写短篇又比写小小说容易,长篇小说如果有败笔,编者和读者不容易发现,短篇有败笔,编者和读者容易发现,小小说有败笔,就不叫小说了。 写长篇,为了增加篇章,可以适当地扯一些拦山网,但这张南山网要有利于刻划人物形像,为描写人物服务。写短篇扯拦山网就会冲淡主题,(有的甚至跑题)冲淡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写小说不能扯拦山网,文学的真实确实是来源于生活的真实,但他不是生活的复位,它要高于生活,如果要真实地记录一个人的生活,买个录像机就行了。 恩施文学领域中的这些现象,不可能没有被人发现,本土同行发现了不批评,是对本地文学的繁荣不负责任,也是对本地作者不负责任,因为,外地同行发现了会说:他们那里没人才了。或者说:恩施作家或恩施文学就这水平。 文学批评是使作家和文学现象扬长避短,趋于成熟,趋于完美的手段。 恩施(包括湖北),只有让文学批评参与到文学活动中来,诊治作家的病症,指引正确的创作方向和文学潮流,扶持培育一大批有实力的文学人材,宣传推介(也可以说是与读者分享)一批有实力的作家和作品,恩施和湖北的文化繁荣才有了最基本的条件。 《完》 覃太祥,农民,湖北利川谋道药材四组,邮码445415,电话:159718252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