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女的爱情路
文/王社珍
儿子大三了,还没谈对象的迹象。春节一大家子人闲聊时,我说:“哎,小良都大三了,还没混上对象,我这婆婆哪年才能当上啊。”儿子却不在意:“我媳妇是路痴,还没找到我。”这时侄女叹息:“表弟好福气,我怎么就没混上表弟这“待遇”呢。”
侄女自小就是乖乖女,聪慧懂事,一路顺风的就考上这财经名校。哥嫂心里那个乐,但是高兴之余哥嫂的“担心”就来了,大学生们来自天南海北,万一宝贝女儿在大学里谈一千里之外的男友,然后一辈子与老爸老妈天涯海角,那不是剜自己的心吗。于是从侄女拿到入学通知书那天起,嫂子就给侄女灌输:丫头啊,四年里一定要拿到注师证(侄女学的是会计专业),有了注师证你的生活才会有保障,别在学校谈对象,影响学习。侄女说:“妈,我知道的。”嫂子生怕自己精心培养了近二十年,出落得如花似玉的大姑娘远走高飞。
侄女是那种即有美女气质,又有淑女范的小女生,即使在美女如云的大学里,侄女也“顺理成章”地脱颖而出,入学不久就不乏追求者对侄女“示好”,但侄女牢记着妈**“教诲”。于是同学说“瞧人家那范,看不上咱学校这品味”。之后还真没人来“打扰”侄女了,侄女三年就顺利拿下了注师证。
有时怕什么,什么就来。大三下半年,侄女拿到了注师证之后顿感轻松,就在想放松一下时“遇上事了”。
一个周日,我侄女宿舍一女生的几个外校同学来玩,正巧我侄女在宿舍看书,于是被其中一男生“偶遇”。这男生就读的大学离侄女的财经学院不太远,长相属俊朗型的,眼神是温和型的,应该是抢眼的那类。这男同学一眼就被我侄女的超凡脱俗俘虏了,于是就有了下文。
最后一个暑假里,侄女向嫂子摊牌,嫂子一惊,忙问男同学是哪里人,家庭情况怎样。侄女说,他家距我们这很远,好像他家里经营煤矿。当知道人家还是“富二代”时,摇头的不只是我嫂子了,我们这七姑八叔都把头摇成了拨浪鼓。
我不知道“王侯将相是不是宁有种乎”,反正我家这穷是“宁有种”的。一听人家是小矿主,就往坏处想,侄女性格这么柔弱,在自己家被父母捧在手心里,万一进了“豪门”被人当丫头使唤,又离家这么远,那时可就呼天不应呼地不灵了。为了这个“万一”,全家人生生剥夺了侄女将来的“钟鸣鼎食”。
侄女稍做抗争之后,就忍痛割爱了。虽说顺了嫂子的意,但嫂子还有这七姑八叔心里都觉得对不住侄女。直到侄女认识了本市政府的一个小秘书,毕业于某名牌大学,斯文儒雅的研究生,两家呢又门当户对,大家心里才卸下对侄女的“对不住”。
侄女结婚后,公婆看着这么漂亮懂事的儿媳,当宝贝似的,丈夫更是呵护备至。幸福美满的生活竟使侄女心生对母亲先前“棒打鸳鸯散”的感激:如果没有那个去了,怎么会有现在这个来。
生活中的爱情没固定的模式,也不必为爱情去惊天地泣鬼神,那是电影里的桥段,让演员们去演才合适。侄女没有上演绝食,也没有私奔,如今的生活不也很舒服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找到适合自己的爱情,才能舒舒服服地打发掉这漫长人生。 |